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为了向修相师致敬
今年3月,在蓝可立的玉光影像画廊购得两幅民国照相馆手工着色(油彩)戏装京剧人物大幅照片(均18英寸)。价格不菲,也没还他价,令在场不少同车前往的藏友们感到惊奇,因为他们都在垂恋名家名作。
2004年,应杭州市政府邀请,著名旅德摄影家王晓慧率10名德国著名摄影师来杭进行采访,我派出杭州市摄影家协会10名资深摄影家,市政府又招募10名学生翻译,二对一陪同他们深入到由我制定的10条不同的创作路线进行分头创作。他们当中最著名的摄影师中文名叫汉慕,由我亲自陪同。王晓慧在市政府的接待宴会上介绍汉慕的一幅击剑的广告照片,被世界银行以20万欧元的价格买断版权。陪同汉慕的最后天上午是安排到杭州二百大收藏品市场。整整一个上午,汉慕干脆收起相机东看看、西问问不肯离去。翻译告诉我说他要买点纪念品回去,最后挑中的竟是10几张名片大小的《西厢记》、《红楼梦》、《梁祝》、《天仙配》等手工上色照片的旧歌片。我很好奇地问汉慕为什么买这些东西?他说:手工,很中国。
进入数码时代后,传统摄影的一个重要技师修相师最先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几乎没有人知道民国时期具备一定规模的照相馆必定聘有修相师,他是整个照相馆技师中的总舵爷,不仅工资最高,而且权力最大。他必须要有摄影师、暗房师的双重资质,才有资格坐上修相师的太师椅。因为所有上柜照片的最后把关是他,在每天无数的照片中,他要一张一张地捡验,合不合格?不合格毛病在哪里?是拍摄问题还是暗房问题,该重拍的必须重拍,该重做的必须重做。更重要的是你必须告诉人家毛病在哪儿?如何改正?但也有一些照片可以通过修相来解决,比如花点、划痕等。修相师一般不亲自上台修相,而是交给徒弟们去修,但要教导他们如何修:用什么笔法修?如何调色?如何配色?等等、等等。只有遇到难修的或是大客户要求大幅照片的着色时,在描眉、画眼捷毛、勾唇线等关键工序,修相师才会亲自上台捉笔。修相师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同重要客户直接面对面沟通,了解他(她)们的意图后再下单。
我购买玉光影像画廊这两幅民国照相馆手工着色(油彩)戏装京剧人物大幅照片,显然不是来自北美,而是可立购于本国。就这两幅照片来看是贵了点,但从油画的角度来衡量,绝对是漏。因为是手工,很中国。他的今后出路应该是在欧洲或北美,而不会在中国。但更重要的是,我要向修相师这一曾经何等辉煌,如今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职业致以崇高的敬意!第一张是本人1972年拍摄、放大、手工上色(水彩)的习作《春满枝》。
王秋杭
2015年4月28日于京杭大运河钱塘江口激活斋
作者:激活自己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