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想到遗忘辩

想到遗忘辩
刘晓林

想到了,很好。关键想到的是什么!?
遗忘了,很好。关键遗忘的是什么!?
 
想到遗忘,如此的表述令人费解。一如哲学中的悖论,它确实客观存在。想到遗忘是指在同一环境中,一种事物(尤其是高智慧的人类)的两种“思维”状态同时出现时的协调,而非先A后B式的逻辑关系。
 
恍恍的数万日子里,如果你我还不算痴呆到家,一定可以记得许多:人与非人;如果你我还属于基本正常,你我一定会遗忘许多:人与非人。江湖上数不清的恩怨纠葛与悲痛欣喜、连纵共和与分崩离析都会如同云烟般消失掉!而其中的过程谁又可以言明?白乐天在虔州留下了《游天竹寺》:“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千余年后的九天居士在清醒时写下了《南北东西》:“南北东西本一地,惑之且看白云起。南起北起东西起,茫茫无端四海移。垂首沉沉忽作问,孰借此物万千身?八极逍遥游万仞,恍恍神乎惊天伦。南北东西本一地,惑之且看白云止。南止北止东西止,未料止时却归期。”想到什么?遗忘什么?莫非想到就是遗忘!莫非遗忘就是想到!
 
什么可以、值得、理应想到?什么可以、值得、理应遗忘?这的确要做极其精微的分解才是。当然也存在某些的确定:只要你我有着一丝的感知来到世间,一定会有“痕迹”进入你我的灵台;万物的差异导致了智者则会将想到与遗忘压缩、筛选、调整、平衡——该想到的则想到,该遗忘的则遗忘。不该想到的则让它凝固冷冻,不该遗忘的则汩汩而来。
 
遗忘想到,绝大多数人可以做到;想到遗忘,这实在需要玄之又玄的大化神力。

注:1、此文我曾写下开篇后压置了很长时间。2、《游天竹寺》又名《寄韬光禅师》。

作者:刘晓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