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读懂“雪”之美

读懂“雪”之美

2009年11月1日,北京飘飘扬扬下了一场大雪,我早就有画雪景的想法,特别是我构建了“动态灰面”的绘画理论后,更想在画雪景中进行新的试验……(关于什么是“动态灰面”请参看拙文““动态灰面”的艺术魅力”此文刊载在《当代画坛六人之约》第五卷)

面对如此难得的秋冬之交的瑞雪,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电视台播报是几十年一遇),我拿起速写本,背起相机就走进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在这样的大雪中画速写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就用数码相机,把我感兴趣的雪景拍了下来,在将近两个小时**拍了三百多张照片……此时我的鞋袜都已经湿透了。

中午饭后,我把数码相机中的照片输入电脑……当在电脑中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时,我不由得陶醉了。心想——一千多年来,画史上描绘雪景的画家不在少数,但是不论他们是多么伟大的画家,他们描绘雪景时,只能靠默记、默画,全凭脑子去记。因此观察的范围,记忆雪景的数量必然要受到限止……不像我们现在有高科技的数码相机帮忙,可以最大限度的记录绘画素材,这一切都是时代使然。

下面选取几张照片与博友共享。

 

这几张照片中有瑞雪挂满枝头的紫薇;有披上银装的松树;有红色的小花;有迎雪的月季;特别是挂满雪花的小草,你凭空如论如何也是想象不出来……在这些素材的基础上,我开始了“雪韵”系列的雪景绘画,对“动态灰面”的运用进行了新的探索,对有些表现手法我进行了反复试验,当然由于仍处在试验阶段,因此存在的问题定然不少,这些都将在今后的反复试验、反复总结中逐步提高。

 

 

 

 

 

 

 

 

 

 

 

 

 

 

作者:蔺高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