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寇月朋-学院派的弊病

   86年考上的美院,那个时候美院归文化部管,老先生入学教育时候说了:你们是美院的掌上明珠,我们美院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等等。
   入学第一年没有分工作室,2年级才开始分人物、山水、花鸟、工笔人物等,教学体系沿用了徐悲鸿年代的课堂写生,现在看来是有些问题,况且现在还在用,学生对造型本身的理解就是要画得象。怎么安排画面、画面的图示、造型基础等一概不知,结果同时代的进修生现在都是社会上面有头有脸的著名画家了:卢虞舜、蔡玉水、纪连彬、姚明京等。
   原因是他们来源于社会,他们知道要画什么,画面的组织能力明显强于我们,而我们却不知道。
   现在某些院校老师之作品乍看还像学生的课堂作品,简单的一个人物,不敢,估计根本就不敢再加点什么别的背景和其他的人物,这就是当初学院派之痛,所以学习造型不是简单的空话,画面怎么处理。画面结构的把握、图示与主题、图示与技术本身、主题与思想和精神境界、创作与社会艺术实践等即综合能力;都应该是学院教学需要研究和应用的,否则教出了的学生只会课堂所谓写实的作业,根本不懂生活。
课堂的写生课不是“写实”,应该是写生命,如果上升到了这样的高度,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创作、做人都是有帮助的!
现在看来书法是国画的基础,素描、速写等是条件,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篆刻、诗词、音乐都要会和掌握,最后拼的是画面里面的文化背景,这些都是学习国画的根本!

作者:画家寇月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