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话说吴子玉先生的绘画作品

  当今中国画坛,热衷于吸收传统绘画精髓的并不多见,不随时俗亦可谓难能;大隐于市而又能无染,非有一定的功力实难做到。

  吴灏别字子玉,1930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南海佛山市的书香世家。祖上是清代中业有名的大书画鉴藏家。自幼酷爱绘画,可以说已从艺60多年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有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作品《山鹧幽涧》图,写于1956年,26岁,为早年作品,较工整闲雅,仍受明朝人的笔墨写法影响;《夏荷》水墨大写意,用笔挥洒自如,淋漓尽致,写于1978年,48岁;是中年时的作品。作者是在生活极度困苦的环境下,寻求在写作中得到解脱.放开怀抱,陶醉于书写的畅快感觉中。《芭蕉蔷薇》图,水墨花卉大写意,以线条和墨块的结合,用较写意豪放的笔调一气呵成,为用墨与线条勾勒这一形式美的极致,萧萧洒洒,浑然天成,毫无束缚感。《纪游山水》册,共10页,这册纪游作品,只写大意,借题发挥,以简括的用笔,单纯的色调,爽朗的风格,和谐的调子,散发出一种大自然恒久的美态,轻轻几笔,勾画出其胸中丘壑,画面平淡天真,毫无半点的刻意修饰的感觉,舒服极了.《花鸟蔬果》册,写于1987年,共12页,可以说是很能显示出中国文人墨戏画的情致,那酣畅洒脱的用笔,得心应手,代表自由与胸有成竹,画册所写的花鸟虫鱼,都是从他比较熟悉的事物中获得灵感的.中国文人画是以抒发自我感受为依归,通过画家的想象力创造出作品来,而想象力是艺术家所应具备的最高品质,浪漫主义是意味着自由地表达个人感受,含蓄是绘画最动人的地方之一,中国传统的诗文作品,是激发画家丰富想象力的泉源,但亦非简单的图解,而是要传达画家的情绪,借物舒情,营造气氛,从作品中可见,画家没有片面的去追求形式,而是在结合以形写神,骨法用笔,气韵生动,把传统绘画的表现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其笔墨与形象的韵致风采,刻画得自然生动,意兴央然,抒写出自己个人的性灵,亦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稻香蟹肥》,《鱼》,《蔬果》等屏式立轴,这一式样的构图,很有章法,空灵疏野,自由自在地抒写自己的主观感觉,从中散发出无限的意趣。

  山水画方面,近年的作品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升,比过往更趋成熟,作品《光明顶春雾》图,写于1994年,写的是黄山光明顶的雾景,云烟飘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既有写生的成分,亦有虚构的成分,所谓只有想象才能创造一种升华的自然,色彩的简化更显纯和自然,《唐人诗意册》共一百页,编印成书,洋洋巨制,发思古之幽情,不作图解,但求神合,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总括而言,吴先生的绘画造诣,既得益于前人的成功经验,也少不了他那与生俱来的艺术家的天分及素质.正如意大利画家提香(1488--1576)所说的:“并非人人适合当画家”;“被迫勉强作画,没有处于必要的心境中的人们只能产生拙劣的作品,因为这个行业要求一种沉静的性情”.吴先生就是那种天生的艺术家,没有在公营机构做事,闲时种花养雀,借以调养身心,对周围的事物体察入微,意到时,就挥洒几笔,达到了精神上的极之愉悦的境地,人生的意义亦复如斯。

  吴先生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早年的勤学苦练,对前人的作品,作了系统性有选择的临摹学习,如在山水画方面,学石涛(清),董其昌(明),王蒙(元)等,花卉学八大山人(清),徐天池(明),工笔画学宋朝人的绘画,最繁重的工作莫过于摹写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了,其精工细致的用笔,学得惟妙惟肖,生动而不刻板,恰到好处,正如当代鉴赏家启功先生所形容的那样,他把吴先生比作一只高手的蜜蜂,把古人的名迹和大自然的山川景物比作花蕊,通过蜜蜂的辛勤采择,经酝酿而成蜂蜜.以此比方来形容他的作品,同时指出现在有些学子,口口声声说师法自然,其实就像摘花蕊于杯盘,而令人食之其难于下咽.即未经过消化与吸收的过程,生搬硬套的蛮干是徒劳的。

  吴先生的绘画艺术能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成为近现代画家中特立独行之士,为后一辈开创学习前人法则的典范。

  吴泰

  2002年2月1日

作者:吴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