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师与大家同行

  乍闻业师汪征鲁拟为其弟天亮师撰文品评画作,顿生好奇。学生从师十余载,对先生的睿智博通、哲思妙文多有领受,惟寡闻先生对艺术的灼见。今捧读先生《汪天亮的涂鸦人生》一文,感触良多,感佩、感动、感慨……思绪流于笔端,聊发拙见。

  先生对抽象艺术、抽象画的理解独具见地,令人感佩。一般而言,抽象艺术是舶来品,俄国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年)被公认为抽象艺术的先驱,其1910年创作的《即兴创作》被视为抽象艺术之滥觞。一百年来,抽象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二十世纪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这种艺术并不描述自然或现实世界的形象或物象,而是突出主观表达以及构成、色彩、点、线、面、肌理等视觉元素,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抽象艺术被看作是人类寻求自由、真实与纯粹精神的视觉表征。这些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显然是隐而不彰的,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缺少这些精神。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认为中国的抽象艺术不过是步西方之后尘,模仿有余,创新不足。然,先生却能独辟蹊径,将天亮师的作品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加以品鉴,让人耳目一新,也因此赋予了天亮师作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先生对天亮师作品的解读独具只眼,尤其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手足之情令人感动。就题目而言,先生将已有极高造诣的天亮师的艺术人生戏称为“涂鸦人生”,既是兄弟情谊的自然流露,也是对天亮师画风的精准定位。在中国,“涂鸦”一词最早出自中唐诗人卢仝的《玉川子集·云添丁》的诗句:“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将其子添丁乱写乱画之顽皮行为以及自己对这一行为的无奈之情写得惟妙惟肖。先生戏称弟弟的艺术创作为“涂鸦”,其中饱含的怜爱之情与自谦之意跃然纸上。再者,涂鸦艺术与抽象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都是运用色彩以对视觉冲击力的创新带给人们别样的审美体验。而天亮师的作品正是“以黑红的凝聚与燃烧为底色,加以其它淡色的灵动,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确乎如此,从色彩心理学而言,黑与红的搭配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黑色代表的是深沉、神秘和庄重,红色代表的是热情、奔放和张扬,这对极端矛盾的色彩组合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便是一种神秘的诱惑,一种含蓄的冲动,一种难以言说的玄妙。《说文》曰:“黑而有赤者为玄”。《老子》亦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亮师创作喜用黑红为底色,不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吗?

  先生用他对弟弟的爱诠释天亮师的艺术人生,用他那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解读天亮师的艺术作品及其创作风格、创作意趣,在这一方面,先生对弟弟的评价已超出专业评论家的水准,不是专业胜似专业,正可谓先生自己所言“别具只眼”。我敢妄言,迄今乃至今后,天亮师画作的评论文章,盖难有出其右者。

  先生的笔下,展现的是一个情感丰富、洒脱放达的艺术家,一个孜孜以求生命之本然和艺术之返璞归真创作意趣的艺术家。天亮师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大富大贫、大贵大贱,却依旧安之若素,处之泰然,依然笑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有评论家说,当绘画成为生命方式和文化态度的时候,绘画就是目的,形式就是为了形式而存在,抽象就是为了抽象而存在。进入“神来之笔”、“化成之境”的艺术家,已不再刻意追求或拘泥于表达,其创作风格和生命精神已化为一体,自然与灵魂也因此臻于完美。天亮师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一个用生命进行创作并将创作融入其生命精神的艺术家。

  天亮师曾调侃其兄曰:“谁叫我是艺术家,而你只是历史学家。”先生亦云:“三国时,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民谚,那么,今天说,‘既生鲁,当生亮’也不无不妥。否则,我们两个人的人生,都会寂寞许多。”在学生看来,二位老师一个是学博识精的大家,一个是特立独行的大师,既生鲁,又生亮,当为汪家之大幸,当为后学之大幸!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