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吕佩尔茨:我是波西米亚式的艺术家

2015-04-27 10:13

图注:吕佩尔茨在展览现场。易小燕供图

昨天,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马库斯·吕佩尔茨个展“西方绘画的回归”在时代美术馆开幕,看展人群中不乏张晓刚、张方白、冯梦波等知名艺术家的身影。展览展出了吕佩尔茨的81件作品,是这位大师在中国境内举办过的规模最大的个展。在昨天下午的展前沙龙上,吕佩尔茨言辞犀利,不仅指出了以杜尚为代表的观念艺术存在的局限性,他还称艺术是自由的,没有对抗政治的义务,“我不愿意成为斗士”。

对话古典,从历史中汲取养分

展览以“西方绘画的回归”为主题,集中展出了81件艺术家近十年的艺术创作,其中56件为架上绘画,25件是雕塑作品。虽然吕佩尔茨没怎么参与布展工作,但他看了一圈最终的“成果”后表示,“这是一个很棒的展览,清晰地呈现了我创作的基本轮廓,我很激动,像过节日一样”。

展出的绘画中,除了头盔与骷髅头等象征性意象外,还可以看到欧洲古典大师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这是吕佩尔茨有意而为之,他认为艺术应该不断与过去对话,重新找回艺术史中的那些大师们,不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并表示,“我的不少创作就是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吕佩尔茨在采访中称,德国人有意大利情结,“意大利对我们来说始终如一缕启蒙之光,就像黑暗中上帝的指引,我们从没有停止过对意大利文化的纠缠”。

谈及展览的主题,他直言并不太满意,“所谓‘西方绘画的回归’,意思好像是绘画在某一个时间段踪影全无,实际上它从未缺席过”。吕佩尔茨把绘画看成一门学科,“它有自己连贯的历史,尽管曾经有不同类型的所谓的艺术介入绘画,包括摄影、装置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作品,但绘画在任何时候都有它的地位和价值,我并不觉得它曾有离开过”。

“先锋艺术拖了艺术史的后腿”

提及绘画在历史上的低潮期,吕佩尔茨把原因归于曾经流行的先锋艺术,他对后者嗤之以鼻。“如果大家去研究杜尚的作品及其之后的艺术,就会发现所有的先锋艺术只是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且这种被“观念和奇思妙想所主导的艺术,产生了不少‘半瓶子醋’式的艺术家,使得整个艺术史大大退步了”。

在公众印象中,德国的新表现主义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不过吕佩尔茨表示,“人民当然可以表达政治,那是公民都有的权利,但不是艺术家的义务”。他不喜欢艺术介入政治,“艺术家可以去当政治家,但那样就没有时间画画了”。吕佩尔茨说,在艺术史上,那些带有政治倾向的艺术家,如马列维强、夏家尔等,“一旦革命成功,就必须移民后才能继续进行创作”。

吕佩尔茨认为,艺术应该是自由的,它没有对抗政治的义务,“我不愿意成为斗士,我是一个波西米亚式的艺术家,既不左又非右”。在吕佩尔茨看来,“一个国家的艺术有多自由,就能反映出这个民族有多自由”。

接下来吕佩尔茨将有三场讲座分别在北京大学(4月26日、5月18日)和中央美术学院(5月18日)展开,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4日。

艺术家简介

马库斯·吕佩尔茨生于1941年,曾任德国杜塞尔多夫学院院长长达二十余年,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艺术创作,并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与基弗、伊门多夫、巴塞利兹、彭克等人共同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最重要的艺术家闻名于世,亦被誉为德国国宝级艺术家。吕佩尔茨极具才华,绘画、雕塑、诗歌、爵士乐,无所不通;他喜欢汽车、拳击、时装和美食,追求奢华的生活和完美的外表;他狂放、执着、敢言,自视为天才艺术家。

京华时报记者易小燕

来源:凤凰艺术-艺术家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