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村上隆《艺术创业论》使他成为了日本乃至整个世界后现代风格艺术中的教父级人物

2015-04-30 00:00

(来源:宋洋艺术)


村上隆,日本的国际艺术大师,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2008年《时代》杂志评选出的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中,村上隆是唯一的视觉艺术家。而且,他还引导着时尚的流行,他的作品给国际知名品牌lv、三宅一生带去了新鲜的生命力。




英国曾就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0位艺术家做过调查,日本有四位。个中原因有很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一点——理解。这里的理解一是用某种艺术形式创作自己的作品,二是找到某种概念与语言让观众明白。日本艺术家大多善于总结和著述,但最懂得文字与语言影响力的还数村上隆。


2006年村上隆出版了《艺术创业论》,该书的出版意义并不亚于他2000年提出“超扁平”理念。如果说村上隆利用“超扁平”将日本流行文化和次文化直接拉入所谓高级艺术(high art)的范畴,而《艺术创业论》则让他成为了日本乃至整个世界后现代风格艺术中的教父级人物。该书以其自身为蓝本,阐述了他如何找到合适的语言,掌握了当今艺术界的市场规律获得成功。

村上隆作品


“如果没有足以让人拿钱下注的故事(作品理念),艺术作品就卖不出去。就会被主流的西方艺术界排斥于门外。”他号召艺术家们要用世界艺术界的语言来阐释作品,抛出自己作品的理念并将其成形。他鄙视那些等待机会的艺术家,鼓励“推销”,“不推销的话,东西是卖不出去的,光是等待,状况也不会改变。”




2010年《艺术创业论》的“续集”《艺术战斗论》出版,村上隆在此书收敛了那股传销大师式的煽动和口号激励,更多地归回到了艺术和艺术创作上。从梳理艺术的现状与历史,到什么才是能接受历史验证的艺术,再到实践中如何艺术创作,实战中如何进行艺术运作,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村上隆——一个充满铜臭味的执著艺术家。他豪不避讳,自己研究艺术脉络的目的就是找寻艺术界的规则,摸清那些在艺术市场中具有话语权的收藏家、评论家的口味和心理,而这些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让自己的作品卖个好价钱。


村上隆与蔡依林






在他眼中,让作品商业化卖个好价钱,并不会贬低作品的价值。他一直强烈抨击当今的艺术院校教学的非功利性,对艺术院校避谈商业的做法嗤之以鼻。但他却拒绝将这个观点进行逆向推理——即能卖个好价钱的艺术品,就一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今的艺术界被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巨大台风所席卷了。金钱和价值常常被错误地画上了等号。”


村上隆就是这样一个和谐的矛盾体。一面提倡艺术家都应该为自己的艺术主张和概念摇旗呐喊,一面又严厉地指出艺术创业论并不是那种不谈艺术经验和训练,而光靠语言去理解那些理论。纸上谈兵是不可取的,连续三年以上,每天十六小时的艺术功底训练必不可少。只听村上隆的演讲,或者只看过《艺术创业论》的读者,会认为他是一个靠卖嘴皮子过活的艺术家。在《艺术战斗论》的实作篇中,村上隆用其代表作《727》和《小花1500》的创作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努力与苛求。



▲《蘑菇》(Mushroom,2002)以3.125万美元成交。


▲《Kaikai》(2000)以12.5万美元成交。


▲《Whoooooooooosh!》(1998)以23.3万美元成交。

保利香港2014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拍上,村上隆的《命运无声降临》以800万港元落槌。



▲《命运无声降临》(2011)以800万港元成交。



专注当代艺术 www.17art.com

17ART微拍作品精彩纷呈,全部0元起拍!加入拍群请联系个人微信号:artspace123

长期征集原创稿件及授权内容,只要你热爱当代艺术,勤于耕耘,我们讲把您的文字直接送达20万读者面前。合作联系QQ:11660106


来源:Artspace—艺术汇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