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27 10:51
华夏收藏网讯 近日,曾出版过《中国木版画集成》一书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给夹江县年画艺术研究所寄来了4张照片,这4张照片,是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夹江年画的翻拍照,它见证了夹江年画曾经的辉煌,也让一直在抢救夹江年画的传承人们感慨万千。
曾经远销中外的夹江年画为何一度沉寂,夹江年画传承人,又经过了哪些努力,才让它被中国非物质文化名录收录其中?夹江年画在传承和发展中又面临哪些困境,又如何能破局?为此,本报从即日起特开设“聚焦夹江年画系列报道”,为你探秘夹江年画的前世今生。
销售广 声誉高 曾被赞古雅精致
年画是一种每年过年时,张贴在门上的画。有驱邪迎祥的门神、灶神、土地神年画,还有祈福新年的“五谷丰登”“鱼跃龙门”等题材的年画。在有史料的记录中,夹江年画最早出现在明代,在清朝时期发展到鼎盛,远销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以及东南亚,深受老百姓喜欢。
夹江年画的内容,多以武将门神为主,人物面部表情威严,衣纹线条粗厚,别有韵味。中国年画专家王树村,曾赞夹江年画古雅精致。夹江年画造型古朴、线条粗犷、色彩艳丽,虽经风吹日晒也久不褪色,深受老百姓喜爱。
夹江年画有这么源远流长的历史,那他在以前是什么模样呢?
今年3月,夹江的年画文化研究工作者张荣强与致力于中国民间艺术文化抢救工作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联系上。张荣强去天津拜访冯骥才,不巧,冯骥才到北京开会,他与其秘书联系后,在工作室见到了这4张被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夹江年画。当时张荣强就惊呆了,“太美了!”
经冯骥才鉴定,这4张年画,确是出自夹江的年画真品,制作时间大约为上世纪二十年代,从画作上留下的字样显示,是由夹江当时最著名的“董大兴荣”“李兴发裕”“董长兴”等著名作坊制作。是一位名叫夏白龙的外国收藏家,于上世纪初在夹江购买的。
现在,大都采用雕版印纹再用手工绘色或者直接丝印,而波兰华沙博物馆珍藏的这批夹江年画为雕版五次套色印刷,因此十分珍贵。而画作的精细和繁复,就连夹江年画传承人张家祥在看到这4张年画的画作后,也只能感叹:“望其项背”。
四处选材 亲自试验 传统夹江年画重现人间
若不是有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的4张照片为证,夹江年画的传承人和夹江县年画艺术研究所的工作者们根本不知道,百年前的夹江年画竟会是这样的。
夹江年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残存思想,年画底板被集中起来堆成山,一把火烧掉,这些民间艺术,一瞬间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此后再无人问津。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夹江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张家祥与代雨樵意识到夹江年画的重要性,开始了抢救工作,但随着两位工作人员退休,夹江年画又消失了。那时候,制作夹江年画,只是靠手工画出来,而真正的夹江年画,是用梨木雕刻成木板印刷。此时,已经五十多岁的夹江人吴泽全,因为喜欢夹江年画,他遍寻夹江民间收集年画木板,收藏了12个两次套色画像,共24个梨木底板,可是用什么纸来印,颜料怎么调制,当时也一概不知。
到上世纪90年代,吴泽全从教师的岗位上退下来,他有年画底板,可是其制作夹江年画的程序几乎一无所知。
无独有偶,同乡的一个纸箱厂的小老板张荣强习画几十年,对夹江年画也深感兴趣,两人合谋,走访夹江70岁以上的老人,开始了夹江年画的底版收集、技艺记载、颜料选配等工作。
两人得知夹江年画最出名的是董家,他们又到董家拜访,结果董家后人只知道家中曾是做年画的,但是根本不知道当年的年画制作工艺。董家有老一辈人的还记得,当年制作年画,从制作粉笺纸、调制颜料、绘制木板到最后的印刷,每一位工匠只负责一项工艺,而这位老辈子只知道是这么个程序,但并没有做过。
为了让传统的夹江年画再现人间,吴泽全和张荣强并不灰心,挨个打探,听到别人说一句“可能是”,也会亲自去找去实验。比如传统年画中,粉笺纸是必须用到的,它是一种再加工的纸,可以使年画经风吹日晒也能保持原色,加工这种纸,其实是刷上一种特殊的土制作成的泥浆,就为这土,他们跑遍了夹江县,最终在凤山村找到。
在夹江年画研究所的一个桌子上,摆放着干枯的草、树根、木块和石膏等物品,它们的面前摆放着一个小牌子,写着“自制颜料”,经过吴泽全介绍才知道,这是他根据传统染料,调配出的纯天然染料。
只要收藏有夹江年画的书籍,张荣强就会将他们收藏到研究所来,2013年出版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文物选粹·年画》一书中,收录了35张木板套色夹江年画;1985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年画集》中收录了夹江年画3张木板套色夹江年画。他模仿这些画作,将其绘制成底板,尽量恢复出以往色彩。现在,年画作品“鱼跃龙门”,就是按照书中收录夹江年画的模样重新制版印刷。
当今年3月拜访冯骥才时,张荣强将自己的作品留在了他的工作室,此后他的秘书给张荣强回了一封邮件说:“冯先生看了您的作品,认为颜色已十分接近传统夹江年画的用色,他很赞许!”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