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是属于小朋友的节日,六一到来之前,小朋友们都会高兴好久。对于成年人来说,“六一”儿童节总能让他们回想起童年,尽管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吃过肯德基,没有摸过电脑,更没有玩过迪士尼,但对于许多人而言,童年依然有很多值得回味的收藏和记忆。
收藏自制陀螺:
转出童年快乐
拿出自己小时候玩的一个陀螺,回想起小时候自制陀螺,鞭打陀螺的经历,杜先生滔滔不绝,“陀螺做起来也比较简单,锯一截手臂粗的圆柱形木料,硬木最好,用刀削成圆锥形,在锥尖处打进一粒钢珠,这就制成了最简单的陀螺。我曾经制作过好几只,但是工艺不太好,钢珠没地方买,后来向修自行车的师傅讨来一个,得到这颗钢珠如得到宝贝一样。因为如果没有钢珠,就好像再美的人没有腿一样,审美效果差很多,有了钢珠的陀螺,玩得更轻松,速度更快、更稳,这样做出来的陀螺也更精致、漂亮、光滑。”
说起“玩”,已经快四十岁的杜先生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我们小时候不像现在的孩子,生活中有很多娱乐方式,有很多玩具,我们的玩具就是‘陀螺’,对于这样一件玩具,现在很多孩子不知道该怎么玩,我要告诉现在的孩子们,陀螺是要用鞭的,鞭的主要作用是把陀螺转动起来,旋转是通过不停地抽打,给陀螺增加动力,保证它的旋转。鞭也是自制的,鞭绳通常用布条和多股棉绳,要粗细得当,抽在陀螺上发出‘啪啪’的响声,悦耳动听,这声音也是我童年最美的声音。”
童年里到处是“啪、啪”的鞭响。一个小小的陀螺转出了我整个孩童时期的快乐。杜先生说。
木偶戏和木偶:
童年难忘的记忆
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一场难得见到的木偶戏就是一场娱乐盛宴。
“木偶戏中的木偶也分主角、配角,主角的头部制作更加精细,会用拉线、拨棍等把眼、眉、口、舌、耳装成可活动的,加上搭脚、带腿,把呆板无情的木偶,变成了感情丰富的剧中人。我家中也收藏着一个提线木偶,可惜并不是什么名家制作,工艺普通,五官不能活动。”李女士介绍,木偶演出要由一人或数人操纵,操纵者不登台,在幕后操纵和演唱,充分发挥木偶轻便灵活的特点,在有限的空间里,演出丰富多彩的剧目。如今木偶戏日渐衰落,但木偶却在收藏领域内广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且价格不菲,一些制作精美的木偶要价可能高达万元以上。传统木偶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的,并不像石头那样能长久保存,制作年代越久的木偶价值越高,工艺细致的木偶比工艺粗糙的价格高。
Kitty和米奇:
70后童年的最爱
与现在的儿童们每天拿着游戏机、手机玩各种动漫游戏不同,70后记忆中最美好的莫过于放学归来,能打开电视看到动画片中的Kitty和米奇了。70后的杨女士就收藏着代表她童年美好记忆的Kitty和米奇。不过,她选择的收藏品不仅是让自己拥有美好的童年记忆,还能增值。
“六一儿童节,我给女儿选完礼物后,看到这两枚纪念币,就再也挪不开脚步。这是为纪念Hello Kitty诞生50周年,瑞士庞博贵金属(PAMP)特别推出了全新的Hello Kitty纪念币系列。看到这套纪念币Hello Kitty是正式授权,纽埃岛发行,嵌有精美的水晶石,用粉色奢华天鹅绒礼盒包装,限量发行,含有100克银币1枚,1盎司银币3枚。100克纪念币镶嵌10枚粉色水晶,1盎司银币镶嵌粉色水晶。萌萌的,让我油然感觉到美好和幸福!就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儿童节礼物了。”年近4旬的杨女士开心地说道。
清代万花筒:
贵族儿童的玩具 儿童节将近,不少家长又准备选择购买玩具送给孩子做礼物。现在的玩具种类很多,有益智玩具,有毛绒玩具,有可以坐的汽车,可谓多种多样。但在过去,没有先进的科技和优越的生活,孩子们的玩具十分稀缺,一个玻璃弹珠、一个陀螺、一本连环画就陪伴了他们的整个童年。我收藏的这件清代末期万花筒就是一件较为难得的玩具,在当时也十分少见,应该是贵族或者有钱家庭的孩子们才可以玩到的玩具。”收藏爱好者白易表示。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
记得小时候家长们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们买玩具,孩子们就自己学着做简易的万花筒。其实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了玻璃的折射功能。用小块的玻璃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其中一端放上少许各色玻璃碎片或者彩色纸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玻璃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据资料记载,万花筒玩具是由英国人在18世纪发明的,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掌握了这个原理。在《庄子》里就有‘鉴止于水’的说法,就是用静止的水当镜子,利用光的反射来成像。收藏这样一件藏品,不仅回忆起了童年的快乐,也学习到了许多科学知识。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通过与藏友们分享这件藏品,也通过晚报收藏周刊的平台向小朋友送上一份节日的祝福,祝孩子们儿童节快乐。”白易说道。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