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红木采伐引发的巨大生态灾难

2015-05-28 15:35

随着人类的采伐,红木树种越来越难找,经常需要深入更偏僻的山区。而为了更节省人力、物力地把这些珍贵的木材运出去,人们不惜烧掉附近山头的森林。  随着人类的采伐,红木树种越来越难找,经常需要深入更偏僻的山区。而为了更节省人力、物力地把这些珍贵的木材运出去,人们不惜烧掉附近山头的森林。高达几十米的红木大叔,生长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他们也是森林生态中重要的一员,在人类突飞猛进的科技面前如此不堪一击,电锯、汽车....。。人类砍伐的步伐已经深入深林深处。  高达几十米的红木大叔,生长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他们也是森林生态中重要的一员,在人类突飞猛进的科技面前如此不堪一击,电锯、汽车....。。人类砍伐的步伐已经深入深林深处。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大批珍贵的红木树被砍伐,原始森林遭到过度的开采,动植物收到灭绝的威胁。在新开始的一轮全球化掠夺中,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该思考我们到底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大批珍贵的红木树被砍伐,原始森林遭到过度的开采,动植物收到灭绝的威胁。在新开始的一轮全球化掠夺中,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该思考我们到底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中国周刊》记者 李春梅/文 王艺忠/摄影

华夏收藏网讯 在远离中国的地球另一端,在印度洋的西部,有一座岛屿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

岛上有高大挺拔状似胡萝卜的猴面包树、幽灵般有着毛茸茸尾巴的狐猴....。。这里约90%的动植物在地球的其他地方难觅踪影。千百年来的与世隔绝孕育了世所罕见的进化奇迹,岛上森林面积约14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5%,这就是马达加斯加,一个被称为“世外天堂”的地方。

人类两千多年前才登陆这座岛屿,茂盛的雨林是他们所有生活所需的来源,他们的生存依赖雨林,雨林给予了他们房屋、食物和药品。过去,马达加斯加人认为乱砍滥伐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对自然的敬畏让雨林和雨林中的一切绵延生息。

2010年,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国家,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马达加斯加出口中国的红木数量比上年增加340%,达到了22000立方米。

马达加斯加大约有20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现存的乌木、卢氏黑黄檀等珍贵红木木材都生长在这些森林保护地区。中国对红木的巨大需求,致使人们把魔爪伸向了这些最后的伊甸园。成千上万伐木工人涌入森林保护地区,进行野蛮的采伐,不断拖拉被砍伐的红木,在道路上留下触目惊心红色的痕迹,大型红木运输车在国家公园周围地段均可畅通无阻。

越砍越稀少的珍贵红木

“今年还能拉木头,明年怕就没有木头可拉了。”一位在湄公河上从事了8年拉木头生意的船老大指着船上硕大的树根说道,这些树根连同船上的其他红木都是通过大象从雨林深处运出来的,“这么粗的树根,都上千年了,都被挖了。”

记者随着一位据说已在东南亚从事木材生意20余年的广东商人蔡先生,从中缅边境的瑞丽口岸出境,一路深入到了缅甸境内雨林的深处。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保证这一船的红木木材,主要为缅甸花梨(大果紫檀)和缅甸花枝(奥氏黄檀)原木顺利进入中国境内。

2013年,中国从缅甸进口的红木原木总量达到23.7万立方米,总价值3.24亿美元,三倍于2012年的进口量和进口价值,几乎六倍于2010年的贸易数据。

缅甸从2014年4月起,全国开始执行新的全面原木出口禁令。“现在不管是缅甸花梨还是缅甸花枝,大口径的木料都比以前要难找了。要得到好料必须要进入到更偏僻的雨林。”这位商人介绍说。这两种树种在缅甸被列为“受保护”物种,只有在获得缅甸环境保护和林业部(MOECAF)明确许可的情况下才能采伐和贸易。

“今年还能拉木头,明年怕就没有木头可拉了。”一位在湄公河上从事了8年拉木头生意的船老大指着船上硕大的树根说道,这些树根连同船上的其他红木都是通过大象从雨林深处运出来的,“这么粗的树根,都上千年了,都被挖了。” 记者随着一位据说已在东南亚从事木材生意20余年的广东商人蔡先生,从中缅边境的瑞丽口岸出境,一路深入到了缅甸境内雨林的深处。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保证这一船的红木木材,主要为缅甸花梨(大果紫檀)和缅甸花枝(奥氏黄檀)原木顺利进入中国境内。 2013年,中国从缅甸进口的红木原木总量达到23.7万立方米,总价值3.24亿美元,三倍于2012年的进口量和进口价值,几乎六倍于2010年的贸易数据。 缅甸从2014年4月起,全国开始执行新的全面原木出口禁令。“现在不管是缅甸花梨还是缅甸花枝,大口径的木料都比以前要难找了。要得到好料必须要进入到更偏僻的雨林。”这位商人介绍说。这两种树种在缅甸被列为“受保护”物种,只有在获得缅甸环境保护和林业部(MOECAF)明确许可的情况下才能采伐和贸易。  有时候一段红木,因其太重,七八个人合力,但一天也挪不到十几米。

缅甸环境保护和林业部的数据表明,缅甸的森林中现存大约169万立方米的缅甸花枝原生树,以及大约141万立方米的缅甸花梨原生树。

这两种树种是缅甸出口中国红木的主要品种,如果按照2013年的出口速度,那么缅甸森林中全部310万立方米的缅甸花梨和缅甸花枝全部将在13年或更短时间内被消耗殆尽。

由于旺盛的需求,主要原产中国海南的降香黄檀原生树已在中国绝迹,商业意义上灭绝。“说不定过几年,缅甸花梨和缅甸花枝就会像海黄(海南黄花梨,即降香黄檀)一样,有价无市。”

产于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大红酸枝(交趾黄檀),曾经是分布广阔的树种。如今大红酸枝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列为易危物种。2011年的一项估计称,泰国仅存约10万棵大红酸枝树。2012年的一项湿地调查证实,老挝境内没有发现成熟的大红酸枝原生树。在柬埔寨,除了一些受严格保护的地区外,原生的大红酸枝树如今被视为稀有物种。2014年,越南宣称境内已找不到大红酸枝树。

清式家具以紫檀为贵,所用主材檀香紫檀产自印度,檀香紫檀耗尽,成材再难寻觅的时候,人们把目光转向东南亚木材颜色与之相近的红酸枝类作为替代,大规模收购最终导致红酸枝中的交趾黄檀野生数量骤降;在交趾黄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之后,远在太平洋(601099,股吧)彼岸的微凹黄檀等树种继而遭到了池鱼之殃。而产自遥远非洲的卢氏黑黄檀,因与檀香紫檀木质相近,在上世纪后期作为替代品引入中国,经过数十年的采伐,数量已经大幅减少。在茂密的丛林和地势起伏的山峦中,搬运木头异常艰难。这个活看似简单,但是最辛苦的环节。

2013年6月12日,新修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生效,巴西黑黄檀、中美洲黄檀、伯利兹黄檀、檀香紫檀、交趾黄檀、卢氏黑黄檀和微凹黄檀等7种《红木国家标准》中的红木树种被列入CITES公约。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消耗的资源已不再局限于本地。

中国国内已基本没有红木原生树,蓬勃发展的红木行业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原料。2003年至2013年中国红木家具发展“黄金十年”,中国市场的愈演愈烈的“红木热潮”,对红木资源的畸形需求导致了全世界范围内对红木毁灭性的盗伐。

面对越来越少的货源,中国商人支付越来越高的价格,购买越来越多的原料,并在原有地区的资源枯竭后探索新的地区。寻找并砍伐红木的脚步已从普通山区深入到各个严格受到保护的地区。

照现在的砍伐速度,红木不仅会在交易市场绝迹,也会在森林里绝迹。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