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02 00:00
这个月因为种种事情几乎没有出门看任何展览,在截稿前的慌乱之中开始上网查最近纽约有什么有意思的摄影展。查来查去没有找到感兴趣的,有些展览是因为内容不对胃口,有些展览是在网上看过之后就觉得没必要再去现场看了。这是摄影展的一个困境,怎么把观众从线上拉回到线下?要说雕塑,绘画,视频,装置,这些媒介或是在空间维度或是在时间维度上比摄影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讲更容易吸引人去观看。可是照片本身是二维的,(多数作品)在现场看和在屏幕上看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时候屏幕上效果还更好。这样一来网络展览(画廊的现场照片和艺术家作品本身)就替代了物理空间的展览。
Joshua Citarella , \Compression Artifacts\, 2013
图像与物理空间之间的关系被重塑,物理空间愈发成为一种想象的存在。照片的作用不再是指示性的,如最初那般拉近观者和展出空间的距离,如今它的作用是启发想象的,也就是说通过照片激发产自观者身体内部的图像,物理空间就存在于这个图像之中。如贝尔廷所说,“我们不再亲身前往那些地方,取而代之的是,地点朝我们走来——以图像的形式。”
来源:色影无忌影像频道影像馆 作者:刘张铂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