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02 00:00
系牢你的社会脐带 原创 Lens杂志 Lens杂志
宅男宅女们将社交网站视为救命稻草,即便数月足不出户,仍不担心与社会脱节——自我封闭带来的心理压力已远比过去降低。然而,科学研究显示,与他人亲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痛苦,也让我们活得更长。
Picture by Marcos Chin
人们直觉地意识到,在他人陪伴的情况下会感到舒适,特别是在感到焦虑和孤独的时候。上世纪曾有过一项经典研究,社会心理学教授斯坦利·沙克特招募了明尼苏达大学以前互不认识的30位学生,他把学生们带到一个房间,屋子里有一架庞大而复杂的电子仪器。沙克特告诉学生们,他们被邀作为电击休克副作用的实验对象。他将电击他们,然后研究其反应。沙克特很严肃地继续“忽悠”道:“这些电击是有伤害的,会非常疼痛,我们将对你们进行一系列电击,然后检测你们的脉搏、血压等指标。”然后沙克特告诉学生们他需要调试机器,要请学生们暂时离开十分钟。实验室外有很多空房间,所以学生们既可以选择一间教室自己待着,也可以选择和其他陌生学生一起待在某一个房间。之后,沙克特在另一群同样数量的学生身上重复了这个实验,但替代了之前实验中的惊悚部分,他改换说法:“这是非常轻微的电击,就像搔痒或者被蚊子叮了一口。”当然,这两个群体都不会遭受到任何电击,区别仅仅是面临的内心焦虑不同,最终结果显示:第一群学生中,有63%的学生想要和其他学生待在一起等;第二群学生中,仅有33%的人愿意和其他人待在一起。那些处于电击焦虑的学生们本能地去寻找自己的支持群体,即便是陌生人提供的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Picture by Marcos Chin
寻找自己的支持群体近似一种本能和基本需求。人类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物种,当我们被剥夺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权利时,我们会感到非常痛苦,这就像斩断我们与社会联系的脐带。
神经科学的科学家已经发现社会性痛苦与一个被称为“扣带皮层前叶”的大脑结构有关系,这与显示身体疼痛的情绪部分的那些区域相同。脚趾上产生的疼痛感与因被冷落而产生的内心感觉竟然共享了同一个大脑部分,在人脑中,“它们竟然是‘室友’!”这个事实让科学家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减轻身体疼痛的止疼药也能抑制社会性的精神苦痛。通过药物实验后发现,那些服用醋氨酚的人报告称,他们的社交受挫感和受伤感大大减低。而反过来,良好的人际交往也能让人缓解疼痛。
Picture by Marcos Chin
被社会排斥、社交受挫不仅会导致情绪上的痛苦,而且会影响我们的生理状况。事实上,社会关系对人类如此重要,美国学者莱纳德·莫迪诺称,“对于当代人来说,缺乏社会联系构成了对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甚至与吸烟、高血压、肥胖症之相匹敌。”在美国的一项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在旧金山附近区域调查了4775位成年人,被调查者要填写一份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交往的各方面状况,比如婚姻状况如何、与亲友接触的频度、是否参加某种组织兴趣者协会等,每个人的答案都被计算为“社会交往指数”,得分高意味着这个人有许多有规律的和亲密的社会交往,得分低意味着相对更孤立,研究者在接下来的九年一直跟踪被试者的健康状况,因为被试者有各自不同的背景,科学家们设法排除掉了吸烟酗酒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Picture by Marcos Chin
九年过去后,通过比较社会地位工作性质和生活水平近似、仅是社会交往指数不同的人后发现,社会交往指数低的人,其死亡率是社会交往指数高的人的两倍。这一实验结果表明,高逸出尘的隐士往往会让保险公司赔个底儿掉,而社会交往充分意味着系牢了你人生路上的安全带。
文章选自2012年6月6日出版的Lens杂志(微信号:Lensmagazine)
编辑:古肩
本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Lens杂志”,合作及转载请与“Lens杂志”微信后台联系,或发邮件至newmedia@lensmagazine.com.cn
Lens长期寻觅靠谱的编辑、记者,同时,新媒体和出版、平面和产品设计、视频、商务合作等业务都提供实习岗位,并有转正机会。简历和作品请发送至:editor@lensmagazine.com.cn
《花朵与我》由Lens出品
京东、亚马逊、当当、天猫、淘宝网
全国机场中信书店和各大城市书店均有销售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京东购买
回复“花”,查看往期关于花的推送
更多信息请戳
▽
内容介绍|购买渠道
来源:Lens杂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