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重生——旅美画家纪事(2)

  2、观念的博弈

  我和影钊来美国之前,他正在编辑一本个人画集,我为他写的序言题目叫《痛定后的崛起》。文章的前半部分是对他的艺术道路做了叙述性的分析,结尾提到:“他旅美十三年后,带回的‘新空间艺术’让我惊喜,看到了一个海外艺术家孜孜矻矻不知疲倦地探索,终于突破传统走向当代,完成了他作为国际型画家的愿望。”

  从传统到当代转变的萌芽产生于旧金山,而他的成长和成熟却是由于整块美国这块沃土对他十三年的培育。

  初踏旧金山,他就取得了画展的成功,算是高调起步。他既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来美国,更是为了艺术的追求。凡是有追求的人,总是会不断思索。在绘画上固守传统,迎合商业足够养家糊口。但是固守陈规不是他的性格,对于艺术创作之路的改变又很茫然。他总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国第一代画家留学西方,真正学到了西方艺术的精髓,回祖国开创了西方式美术教育。第二代是改革开放后来西方的画家,他们的贡献何在?我来西方又能做些什么?”他为回答自己的问题,苦乐参半探索了十三年,答案就是“新空间艺术”。

  旧金山没有活跃的艺术氛围,但它虽然处于西部边缘,也可以嗅到纽约当代艺术的气息。久而久之,影钊在旧金山对这种气息越来越敏感。毕竟美国是世界当代艺术的中心,当代艺术也是美国艺术的主流。他虽然本能地排斥当代艺术,但是作为艺术家,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却无法让他对当代艺术视而不见。传统与当代的博弈已经不自觉地开始,不过当时的影钊,还是沉浸在传统中,当代对传统的颠覆仍然是天方夜谭。

  影钊是传统写实型的画家,他所追求的是超写实主义。他在鲁美读研时,能摒弃长期统治中国油画的前苏联教学的模式,继承法国画家依维尔传授的小荷兰画派写实技法。这种画法在当时已经是一种突破,所以他的画很快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特别在佳士得香港拍卖会上,他的作品敲响了中国景物画的第一锤。为此,央视焦点访谈专访了他。一时名声鹊起,难免沾沾自喜,旁若无人。他觉得只有写实或印象派的手法才称得上艺术,从心里排斥西方的当代艺术。而且在当时中国,只有写实的作品才会被接受,才有市场。其实,自从他来到美国,真正的艺术市场是什么?他还很茫然。

  真正促动他的思想转变,是旧金山的一个关于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展览对影钊的影响。他一进展厅看两面展墙上的展览介绍,一面是东方艺术,一面是西方艺术。西方的展览介绍图片是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开始介绍,然后按顺序是中世纪、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近代和当代。给他的感觉是西方的艺术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艺术起到了引领时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工业革命方面尤为突出。比如现在人民生活离不开的各类电子产品的设计包装,与当代艺术是一脉相承的。艺术总在推翻旧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革命。而东方艺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艺术形式却变化不大,甚至和时代脱节,好像互不相干的了两个领域。虽然他还不能完全理解西方的当代艺术,但通过观看这次展览,他觉得自己还抱着西方人几百年前嚼过的馍不放,死板地模拟写实,还在死抠技法,这才是真正的步人后尘,落人窠臼。这种新意识在渐渐涤荡着他的守旧思想。

  于是,他对美国艺术作了一番近距离的考察,渐渐发现美国绘画的主流是当代艺术,这个中心在纽约。各种让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线条、色彩让他眼花缭乱,制作手法也千奇百怪。但是他发现,越是看不懂的对他越有吸引力。

  初到美国,影钊对已然成熟的美国艺术市场的认识还不清晰。当代绘画铺天盖地,他却极度抵触,对传统绘画情有独钟。他努力寻找西方古典传统绘画、印象派绘画,写实性越强的东西他越欣赏。商业与艺术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他,二者貌似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现实又逼迫它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商业是市场的规律,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艺术家的收入,更不用提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的情况。而艺术是自己的规律,是在与现实若即若离的过程中对美地追求。起初他认为当代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奇异怪状的制作手法不过是对传统毫无意义的反叛,可是,这些挥之不去的画面总是一浪又一浪向他袭来,他终于警觉起来,提醒自己无知才会这样武断。其实,美国的当代绘画如此盛兴自有它的道理,对于美的追求与表现不应该只有一种方式,何不在此时此地放下偏见,用那颗自己当时学习传统艺术的初心来欣赏当代艺术?影钊开始在旧金山为自己启蒙。

  旧金山是我旅美生活的终点,却是影钊来美国的起点。当下我们驻足在距离旧金山半小时车程的萨塞利头(Sausalito)岛,这里风光秀丽,空气宜人。坐落在繁华小街上的路易斯画廊已经易主。在画廊一边参观,影钊一边为我讲他当初与路易斯的签约合作情况。当时他准备材料向律师递交办绿卡事宜。移民局要求他收入在几万美元以上,还要有合作单位的证明。程成本带着他找到路易斯,路易斯已经把影钊作为画廊的主打画家,他当然愿意出具证明。一切手续都交到了律师手中,影钊等待绿卡的尽快到手。

  旧金山在美国是高消费城市,房价、物价和税收居美国之首,影钊在这里生存必须拼命赚钱。无论今后是自己在此居住,还是举家迁来,要有充分的资金作保障。所以一家画廊不足以满足他的需求,他还要一步步拓展与其他城市的画廊的合作,同时,带着对当代艺术的向往,他整理行装,奔赴纽约。

《静物》 油画 刘影钊

《静物》 油画 刘影钊

视幻艺术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