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汇 | 推介】岩语:2015中国岩彩画邀请展

2015-06-03 00:00

2015年6月5日至6月30日,798艺术中心2号创意广场举办岩语—2015中国岩彩画岩彩画邀请展,展览共有15位艺术家参与,分别为胡明哲、张新武、朱进、金鑫、吴弘、陈秀、徐静、孙博、甘雨、慈如荃、陈焕雷、任晓红、鲍营、宋丹青、王盛,展出约50余幅作品。


这里展出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师生们创作的一些岩彩画小品,风格多样,手法不一,一派天真天然,其中不乏精品佳作,呈现在此与大家分享。让我们共同解读:岩彩材质层面叠加所形成的迹象——水迹,粉迹,砂迹,凹凸,残破……在隐喻和言说着怎样的心灵话语——情感,精神,理想,理念……


展览时间:2015年6月5日—6月30日

开幕时间:2015年6月5日 下午4点

展览地点:798艺术区创意广场798艺术中心
岩语
2015中国岩彩画邀请展前言


“岩彩”泛指具有岩石的物质属性和审美特征的创作媒介,它是人类最原始最质朴的绘画媒介,其中既包括精工细制的珍贵的矿物质微粒,也包括粗旷厚重的天然砂岩,及随处可见的五色土。岩彩材质具有其他绘画媒介没有的审美特质——粗细不同的晶体颗粒所构成的厚重的物质存在感。


岩彩绘画以平面造形,物质本色,异质共构,意象空间作为基本的明确的语言特征。


岩彩绘画是中国古代龟兹壁画和敦煌壁画的当代新生,有着深刻的东方哲学内涵和深厚的中国文化价值;岩彩绘画凸显“材质物语”这个当代的语言方式,追求以岩石的本质本色,言说当今时代的丰富的生存感悟。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局限性,然而正是因为局限,才构成其与众不同的不可取代的特质。岩彩的粗旷颗粒,不能够表达具象绘画的精雕细刻;然而却成就意象造形的“质朴苍劲”“天然去雕琢”的岩意;岩石的本色显然有限,不能象西方油画那样随意调合出任意的色调;然而却能够彰显东方审美“接受自然馈赠,呈现自然本真”之境界。


和岩彩材质的亲密接触,体悟岩彩画的创作过程,并不只是创作出了岩彩绘画……更重要的是,经由岩彩的引领,我们由人造的都市重返了广阔的大自然,重新理解了东方世界观“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深刻含义,并且开始深入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针对今天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中国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非常感谢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岩彩画的理解支持,给与我们与社会大众交流的宝贵机会。我们也将陆续呈现不同的岩彩画作品,期盼得到更多观赏者共鸣。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胡明哲

2015年6月5日


作品展示

胡明哲《暖阳.东欧行之一》60×80cm 岩彩 2013年

张新武《果实》 30×60cm 岩彩 2007年


慈如荃《再见小山水之一》 53×78cm 岩彩 2013年


任晓红《柔软2》 40×40cm 岩彩 2015年


宋丹《青琥珀宫》 34×61cm 岩彩 2015年


王盛《秋到柴河》 60×120cm 岩彩 2014年


吴弘《永远》60×120cm 岩彩 2015年


朱进《宅男之二》 60×60cm 岩彩 2013年


陈秀《一尊佛像二》65×80cm 岩彩 2012年



来源:798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