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3-31 12:44
小时候,从识字那天起,先学会的是自己的名字。听长辈讲,这是你的名字,以后要好好练字,字是一个人的门面,是跟人一辈子的事情。
写字,写得规矩、美观大方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书法显然有更高层次的目标,有严格的法度和规则,还需有审美趣味。好的书法作品的产生,离不开借鉴前人的优秀范本,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更离不开学书者的反复练习。有好的范本作教材,这样学习书法才能事半功倍,也会使书写变得更加快乐。
二〇一三年教育部制定颁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书法教育已经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明确要求。那么什么样的书法临摹范本是最适合学书者使用的呢?故宫博物院藏有历代法书碑帖孤本、珍本,正是书法爱好者临习的最佳范本,涵盖了教育部制定的《纲要》推荐书目中的绝大多数。于是,一部与《纲要》匹配的版本好、质量佳的书法字帖——“历代书法碑帖经典”系列就这样诞生了。
这套书法临摹范本,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精心挑选最佳碑帖版本和墨迹作品
——好本子、好内容、好教材
临摹范本,所采用版本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碑帖拓本,一碑多拓,不同时期的拓片是千差万别的,碑刻的内容是否完整、字体是否剥蚀、拓工手法高低、装裱水平高低等等,都会影响拓本质量。碑刻的版本情况非常复杂,有原刻、重刻、翻刻、伪刻,以晚拓本伪装后冒充早期拓本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碑帖的鉴定学问非常之深,也并非一般学书者所能分辨,所以选择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馆藏且专家公认的最好拓本进行出版是这个系列的一大特色。
此系列选择的碑帖藏品绝大多数为故宫藏一级文物,精拓、保存完好者多,其中碑刻、法帖的宋拓本极为珍贵,将原碑书写的精神韵味以最大程度呈现。如《曹全碑》拓本为明初出土未断时所拓,明时装裱,馆藏一级文物,为现存善本之最;《多宝塔碑》、《九成宫醴泉铭碑》等均为优质宋拓本。
墨迹如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又称“神龙本”),赵孟頫《洛神赋》、《道德经》,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等,均为故宫馆藏精品、孤品,这些公认最好版本的选用保证了这套书过硬的内容质量。选对了好的版本,找到了好的学习对象,学习起来才不会走偏。
设置释文与标点
——读、写、欣赏不费力
现代人通常使用简体字,而书法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大问题——繁体字的识别。增加释文和现代标点符号,使原文更易理解,对提高学书者阅读古文的能力有所帮助。临读与书写相结合,慢慢就会掌握更多的繁体字知识。识别汉字,进而引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对字体演变的过程和知识会不断地积累,越写越有兴趣,对先民的智慧也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图版清晰,校色严格
——还原原作面貌,印制精良
此套图书在图版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上做了最大的尝试和努力,力求使原作的精神面貌得到最大限度的再现,这是本系列图书的又一大特色。墨迹由于书写材料的质地和色彩差别,会带给临习者不同的视觉感受,细微的墨色变化关系到能否还原原作的风格面貌。碑帖虽是“黑老虎”,但是不同的拓法拓出来的碑帖传达的气息有所不同。好的碑帖拓本,墨色层次分明,黑而不死,字口清晰,字完神足,堪称神妙。印刷时在选纸和校色上严格把关,各个环节跟进,保证了字帖印制的高品质。
认识汉字,了解汉字,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是了解历史、承传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在当今时代也是一项优秀的技能。书写汉字的好处很多,能培养安静的气质,恒久的耐力,以及,一个审美习惯;使浮躁的心安静下来,安住于笔下的一点一划,于提按顿挫中体会节奏之美,更能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去深层次理解它,以至于从中悟得做人的道理、美的感受和文化的熏陶。有着“天下第一行书”之誉的《兰亭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佳作;激愤伤感、满纸赤诚的《祭侄文稿》是悼念亡侄的草稿……这些墨迹作品不但是临习书法的法宝,其丰富的文学内涵,还能带给人无限想象和独特的意境之美。临窗展卷,静心写字,不再是古人独有的雅事,只要拿起一管笔,濡墨铺纸,体会笔与墨的生发融合,安静恬然,自然而然,古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延续,就这样悄然发生着。
选一本钟爱的字帖,开始一段美好的书写之旅吧。
来源:凤凰网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