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世国:为何他能成为“草圣”

2018-01-31 23:45

  ■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

  东汉桓帝时期,张芝出生于甘肃渊泉(今甘肃安西县东)的名门望族,父亲张奂官至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大司农等,屡立功勋。张芝年轻的时候就很有节操,品格高尚,虽出身官宦之家,是当时的贵族,但毫无纨绔子弟的习气,不慕功名,一心学习书法。朝廷屡次征召他出来做官,都被他拒绝,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为“张有道”。

  张芝特别喜欢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新书体——草书,师法杜操(度)的章草,并且试图努力加以改进,以便写得更加简便流畅。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弟张昶也喜欢上了书法。

  张奂为了方便张芝和张昶兄弟练习书法,就着人打造了石桌、石凳,安放在池塘边上。从此,兄弟二人天天临池学书。张芝把家中的衣帛都拿来,先在上面练字,然后再拿去煮洗。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池塘里的水都变黑了。经过如此刻苦练习,张芝终于书法大成,还赢得了书法史上的“草圣”美名。他临池学书的池塘也被后人称为张芝“墨池”。他的弟弟张昶也成为东汉时期的书法名家。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