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农民挖土挖出一个古董卖了19块钱,考古人员顺藤摸瓜发现宝藏

2019-12-23 13:53

河南自古就是出宝之地。1979年,平顶山市郊薛庄公社北滍大队砖厂一个农民工在取土烧砖的时候,挖出了一个铜簋,就拿到宝丰县文化馆打算卖掉。

宝丰县文化馆不敢擅自做主,就打电话给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咨询,工作人员耐心地向他讲明了国家的文物政策及一些文物常识,希望他能把东西上交文管部门。

ahaxTTReHrxRjcYhEU1vj9Mkrn7CF5n9c46yACYb.jpg

可是该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焦急地等了一天,也没见有人来,开始担心该农民把文物另行处理了,于是就在第二天一早赶往北滍大队,虽然没找到铜簋,但在大队支书那里了解了不少情况。

SN6W9cm7QdaIqz8vYx5zXX6GEbyiVnCHheRPvcpF.jpg

后来他们怀疑那位农民可能怕被没收,把铜簋拿到废品站卖掉了。于是,几人又动身赶往宝丰县废品收购站,在废品站负责人的帮助下,果然找到了那个铜簋。这件铜簋重4.8公斤,收购价为19.5元。

他们按收购价把钱付给收购站,然后带走了铜簋,这就是后来的“邓公簋”。

22hwFhe0uCU1YgTP2yPtav9H0mlRuq7AecElzjCL.jpg

根据铜簋上的铭文得知,该物是邓国国君之女嫁到应国时的陪送嫁妆,结合在北滍大队了解到的情况,平顶山文物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断定北滍大队附近一定有应国贵族墓地。

从1986年至199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管会共同组成考古队在这里挖了11年,共发掘墓葬310多座,出土各类文物1万多件,其中有一个件就是著名的鸭形盉。

3b4TF2zFupqH2iW2NvUnQIgAHeBiIPC5EHKFNJkY.jpg

此物形似大雁,盖内有阴刻铭文43字,笔画均匀,字迹清晰,是难得的书法精品。并且铭文还记述应国使者“匍”到氐这个地方探访邢国的国君邢公的故事,对研究西周历史很有帮助。

在周穆王时期,应国南与楚国接壤,北同邢国交界。楚国仗着强大,经常欺负应国。为此,应侯决定派人出使邢国以寻求支持。但当时应国和邢国还没有建交,第一次出使派谁去呢?

ADaJpNrMGtMW7A0WoQJ0ed0nluR0r3CnOQRFxgx7.jpg

​应国有位匍老将军,就到应侯处毛遂自荐,说自己朝里有人,应侯就答应了。匍将军在了邢国受到热情招待。回国前邢侯考虑到匍将军与当朝相国的关系特殊,还另外赐给匍将军30斤纯铜等作为私人礼物。

匍将军在回国途中遇到了山洪暴发,眼看就要一命呜呼,忽然几只巨大的飞枭飞来把他驮到了的一座小山上。

为了感谢飞枭的救命之恩,他决定把邢侯所赐的纯铜制成一个鸭形盉,因为按照西周的等级制度,像匍这种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只能用鸭、鹅之类造型的器物。此物现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