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12-26 11:13
胡小军的2019之三
三、人与绘画的纠缠
绘画死掉了吗?
在西方,关于绘画是否死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1935年,英国国家美术馆馆长肯尼斯·克拉克著文认为:绘画没有未来。 其实,早在1839年,法国人保罗·德拉罗什就提出了绘画死亡的问题。然而,迟至1874年,印像派才破土而出,更不论野兽派和立体派了。
《Damselle》 美国 罗伊·利希滕斯坦 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
无论是规则的网点,还是平滑的线条,利希滕斯坦的绘画,都致力于对机器印刷的模拟,以及对工业产品——漫画的整体挪用。
与安迪·沃霍一样,利希滕斯坦对消费文化产品的复制和挪用,被认为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自画像》 英国 弗朗西斯·培根 创作于1973年
自六十年代波普艺术之后,全球范围内,绘画重新回到主流文化的视野。无论是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卢西安·弗洛伊德,还是意大利的超前卫派,以及德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再次成为最重要的艺术方式表明:基于人性的表达,依然是艺术的永恒价值所在,而非仅仅充当某种肤浅的,哗众取宠的所谓社会批判的工具。
胡小军《海上行乐》之六、之七、之八,瓷质,尺寸114ⅹ28.8cm,113.7ⅹ28.8cm,113.9ⅹ28.7cm , 2019年
与波普艺术不同,胡小军的绘画,尽管同样致力于表达文化消费时代的感受,然而,却体现了对人的手工价值的肯定。无论图像来源,还是语言方式,皆彰显了人性的力量。
局部
在胡小军的瓷板画作品中,可以清楚地分离出其绘画的文本构件:
1、自由书写的线描。这种方式无疑与中国人物画传统密切相关。只是在胡小军的笔下,线条更多具有了表现性特征:一种类似儿童的自由涂鸦。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现收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苏东坡先生言:“天真烂漫是吾师。”书写表达的至高境界,原本不过是无拘无束,天真烂漫。
胡小军《海上行乐》之二,瓷质,长113cm,宽57.1cm,2019年
2、来自日常生活的图像。在此系列作品中,胡小军显然对人和车子,人和人之间复杂的纠缠关系充满兴趣。人物的衣裙、鞋帽、饰品,及其形体动作,与自行车这一工业产品,构成了彼此纠缠的关系。而两个人物在自行车上的纠缠,使三者的关系更为复杂。
正是这些来自校园生活的场景,成为艺术家自由书写点线,尽情宣泄烂漫情怀的灵感之源。
胡小军《海上行乐》之三,瓷质,长113.5cm,宽57.8cm,2019年
3、平面化。以线描的方式造型,以闪亮的网点来填充空间背景,无疑使作品具有平面化特征。不规则的手工网点,成为对印刷产品的戏拟。如此既体现了消费时代的文化景观,又充满了戏谑的意味。
胡小军《海上行乐》之一,瓷质,长113cm,宽57.2cm,2019年
4、文学性。绘画文学性的回归,亦是后现代绘画的表现之一。只不过,胡小军绘画的“文学性”,已经不再具有前现代的文学性意义了。
艺术家
胡小军,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设计学博士生导师,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三十余年。
个展
2018“两岸陶艺交流展——林振龙/胡小军双个展”之“海上·浮生梦——胡小军个展”,W.square展厅,上海
2015 “海上·空山 ——胡小军陶艺展”繁胜,西湖品质生活多元社区艺术空间,杭州
2013 海上.舞宴——胡小军陶艺展 上海陶艺后援会,上海 午宴——胡小军陶瓷艺术作品展,知了会所,上海
2010 雄奇瑰丽•光艳照人——胡小军陶艺海上系列精品展,上海艺术家沙龙,上海
2007 中国陶——胡小军现代陶艺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陶+色” ——胡小军新作展 ,恒庐美术馆,杭州
1997 胡小军陶艺绘画展,浙江省博物馆,杭州
1992 胡小军陶艺绘画展,浙江省画院,杭州
著作
《海上·空山 胡小军陶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
《红颜忆梦——胡小军陶艺》台湾出版,2008年
《中国陶—胡小军现代陶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茶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世纪优秀艺术家胡小军画集》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
《向名师学陶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
《中国古代茶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
主要收藏
国家文化部
浙江省博物馆
上海美术馆
圆缘艺术基金会
邵逸夫等社会名流
撰文:李舟楫
编辑:袁艺珂 / 王迪 / 方洲
作者:i艺评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