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博馆开馆之际,民众欢呼,但我却对民间艺术市场感到忧愁
编辑: 琉璃阁古玩记(FuxiMarket)
关键词:收藏品、艺术市场研究、市场监管
前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第 9点"重点场所防控",明确提到: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
至此,各大文博馆纷纷宣布先后开馆。
如:
魏唐佛光:龙门石窟文物特展

数据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时间:2020 年 4 月 28 日-8 月 30 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本次展览将展出洛阳龙门石窟的 86 件文物,重点展品是 8件海外回流的国宝级文物,讲述国宝回归的故事和古迹的修复过程。
结语:官方不吃饭不喝水能活三年,民间艺术市场能活多久?找找数据佐证。

【国家宏观层面:第一季度经济损失严重】
从前些日子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
中国第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负 6.8%
第一产业增加值较去年下降 3.2%
第二产业增加值较去年下降 9.6%
第三产业增加值较去年下降 5.2%
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去年下降 19%
【民间艺术市场政策有待再放开再细化】
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
这就导致了艺术市场下的艺术品少之又少,根据资本市场下的定律:商品只有通过货物流通,才能产生经济价值,交流价值,艺术价值。
民间市场下的"三假"问题更是它的催化剂。
文物是死的,相互流通才能产生价值。作者认为一部分具有经济价值的文物应放开,一部分具有文化历史价值应该加强保护。
在这次疫情的影响下,艺术市场供应链中断,资金链断裂的情形下,艺术市场惨不忍睹。

【艺术品市场二级市场拍卖行现状】
夏季已悄悄来临,受疫情原定与春季拍卖首秀的各大拍卖行迟迟没动向。
来看看 2020 各大拍卖行暂定首场拍卖会时间表(数据受疫情影响而定)
中国嘉德:时间五月底 地点:香港
香港保利:时间五月底 地点:香港
东京中央:时间五月底 地点:日本
香港福羲:时间六月初 地点:澳门
香港苏富比:时间七月初 地点:香港
关于在艺术市场有更多意见及建议可以向作者投稿在线反馈,涉及艺术市场二级市场拍卖行、拍卖规则、拍卖收费制度也可向作者拍砖头(壹三二/4374/四七四八),另各大拍卖企业财务状况间接也反映艺术品市场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作者也会花一段时间整理出来。
【艺术品市私人市场古玩店现状】
根据疫情影响,有业内人士估计 90%数量的古玩店在第一季度期间都在歇店停业,到现在仅有零散古玩店正常营业。
这些市场下的经济情况间接反映出整个艺术品市场,寒冬来临,春天何时到来,静待下半年的市场政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私人交易市场如何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