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阳艺术论(绘画部分)《事态的印迹》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14/158942374693024070.png

事态的印迹

——中国人物画浅谈

刘阳

 

传统中国人物画,很多是以记录所谓士大夫的行为及欣赏为前提的(如游春图、簪花图、步辇图、康熙游猎图等),或是描绘精神与宗教崇拜的人物与封建统治者参与的历史事件的记录,尤其墓室壁画、一些石窟壁画都证实了这一点。

中国人物画为什么当初选择了线条勾勒、填色“工笔”?大致原因有:1.沿袭岩画与壁画的的方法;2.工具材料的限制:在纸发明之前,中国画画于柔软且薄而透的绢上,必须精勾细染。

人物画经汉墓壁画、历代石窟壁画、顾恺之、阎立本、张萱、周昉、赵孟頫、唐寅、仇英,中国人物画的题材、技巧没怎么变化。虽然有如粱楷等人作写意画,但真正的写意画的产生与完善,是纸被发明、生宣纸出现之后,正与苏东坡等人提倡文人画与写意画同时出现。像吴道子、李公麟、梁楷、徐渭、任伯年,则在水墨中寻求线条造型变化的魅力,同时也使得人物画不论从内容到主题以至技巧都轻松下来、拓展开来了,但作品内涵却没有多少摆脱前人的窠臼,只不过多了些文人情趣与市井的小情调罢了。

人物画到当代蒋兆和、徐悲鸿先生之后,才从根本上有了改观,强调科学化教学体系,注重写生与结构,强化由写实入手到创作宏篇巨制的社会化感化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