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海菁华细细品丨关于院藏精品和故事,你想了解的事都在这里了

🍒


已经立夏啦。

过去人们说,“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喜欢这个长大的意思,经过冬天的等待,春天的期盼,终于来到立夏,给人一种跃跃的热切,好像夏天的畅快就在眼前。这是一个不幼稚也不迟暮,有矫健但没有忧惧的时节。
是万物都在生长的茂盛季节,而我们久等的好事,也正在盼望中慢慢发生😊 广州艺术博物院策划推出【艺海菁华细细品——广州艺术博物院“院藏精品赏析”专题栏目】。每周推出一至两件藏品,从作品本身、作者介绍、收藏情况、流传经历等不同角度,跟随小编✨,一起探究院藏巨大宝库,一同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感受新时代文艺的繁荣发展。


本期首先介绍【明代】 文徵明  醉翁亭记书画合卷 ……

- 醉翁亭记书画合卷  -

明 文

纸本设色  约1551年作  27.2×97.5cm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善画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法宋元。其山水画粗细有别,以细笔为其主要面貌。作品多写江南湖山庭园和文人生活,构图平稳,笔墨蕴藉含蓄,格调文秀清雅。亦擅花卉、兰竹、人物。名重一时,为“吴门派”代表人物,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以下的图片,是《醉翁亭书画卷 》分段展示

这幅长卷,描述了琅琊山林秀美的景色,

值得慢慢体会

点击图片放大,能看到更多细节

我们也在图片下方

附上了文字说明和赏析

如果你喜欢,看过后可以回头一一对应

怡悦倦眼,看图愉快

😊

绘画部分可右旋转手机观看

👓



《醉翁亭记》为北宋欧阳修所写的散文名篇,描述了琅琊山林秀美的景色,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该图卷的题跋者皇甫汸(1497—1582),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能诗、工书法,与文徵明有交游。由其题跋可知,文徵明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参照,绘其图、书其文。画中山林毓秀,太守与客人饮宴亭中,《醉翁亭记》书于其后。杨仁恺先生曾评价此图卷“记与图俱佳”。另一题跋、收藏者房瀛,为乾隆年间江苏高邮人,善画。1939年10月容庚先生以700元购入,后捐赠予我院。此图卷被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书法部分可右旋转手机观看

👓


书文: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郁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甚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野芳发而幽香,嘉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甘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觥)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以下为作品"题跋一"

☺️



题跋一:滁阳胜地也。《醉翁亭记》永叔雄文也。兹览征仲书之复绘为图,妙迹也。他日游斯地,登斯亭者,岂独意不在酒,将并山水而失之矣。好事者幸持以勒诸石。司勋氏皇甫汸识。

题跋印:来凤亭(朱文长方印)

斯文自持(白文方印)

百泉山人(朱文方印)


以下为作品"题跋二"

☺️


题跋二:文衡山居士,贡至京师,授翰林待诏。少拙于书,刻意临学,亦规模宋元。既悟笔意,悉弃去,专法晋唐。其小楷虽自《黄庭》、《乐毅》中来,而温纯精绝,虞、褚而下弗论也。(文嘉《行略》)

        公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精妙,有细入毫发者。或劝其草次应酬,曰:“吾以此自娱,非为人也。”(黄佐《衡山公墓志铭》)

        待诏小楷、草书、行书深得智永笔法,评者云“如风舞琼花、泉鸣竹涧”。(《书史会要》)

题跋印:臣瀛(朱白文联珠印)

          竹西(白文长方印)

鉴藏印:房氏珍藏(白文长方印)


以下为作品"题跋三"

☺️

题跋三:衡山画师沈石田,又自立门户,山水、花鸟一一臻妙。凡有故人子属、方外贫窘者索之,竟未尝或倦。藩邸中贵,绝不往还。生平自励如此。片纸只字,人争宝之。寿至九十犹矍铄焉。(《图绘宝鉴》)

题跋印:清白家风(朱文方印)


以下为作品"题跋四"

☺️

题跋四:文先生既写《醉翁亭图》,又复书《记》。画体秀逸萧疏,固有风流自赏之趣。书法严整,铁画银钩,风骨卓然,直造晋唐诸贤之室,有令人不能楷模者。一书一画细按之,皆属真迹,信是合璧奇珍,可勿宝诸?乾隆四十三年,岁在戊戌七月廿二日。后学灵峤房瀛识于树德堂。

题跋印:柴门深处(白文长方印)

树德堂(白文方印)

房瀛(白文方印)

灵峤(白文方印)

雅酒颠(白文方印)

清白家风(朱文方印)

鉴藏印:不求金玉宝但愿子孙贤(白文方印)


以下为作品"题跋五"

☺️

题跋五:有商人以十金求作画者,公面斥曰:“仆非画工,汝勿以此污我。”其人大惭而去。凡富贵者来求,多□不与。贫交往往持以获利至有待以举火者。即此以见衡山先生立品之高,存心之厚。其较以笔墨图名利者,又不啻霄壤矣。乾隆五十二年六月七日,灵峤再书于雨窗。

题跋印:信天翁(白文长方印)

房瀛之印(白文方印)

禹□(朱文方印)


以下为作品"题跋六"

☺️

题跋六:乾隆五十七年,岁在壬子闰四月十有二日,长夏寂坐中庭,神倦无事,因于箧中翻得文衡山书画手卷,领略一过,如神游五岳,殊觉精神清爽。是亦快事也。时年八十午余书记。



我们会陆续和你分享院藏精品和解读,总之那些好看的、可以学习的、令人欢喜的,都值得我们去分享,希望它能充实你的闲暇时光,有空,就一起去做喜欢的事吧。

 

如果你有什么建议, 可以给我们留言喔😊



- E N D -


撰文:黎丽明

图文编辑:李偲毓

作者:广州艺术博物院gza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