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仇”字中的恩怨——《汉字故事饕餮日》
雠、仇(chóu)形声兼会意。金文。从言,雔声兼义。应答。基本字义:原指鸟互鸣,对应,互答。“仇”的异体字,故亦有怨恨之义。“隹”(zhuī)指一种短尾的鸟,后来一部分与“鸟”有关的字也用“隹”。两个“隹”并列在一起为“雔”(chóu),指双鸟,引申为伴侣、匹配。与“雠”意义相同。(图1)“雠”出自“秦简”,左中右结构,属于同向即非镜像对称汉字,特征为互为旋转180度可以重合。(图2)为“金文”,结字外形属于不十分精准的对称汉字,但在理论上完全符合对称汉字规范,中间结构汉字为“言”或“心”皆为正确,属异体字范畴,可理解为“言为心声”。(图3)、(图4)均为镜像对称体汉字,前者为左中右结构。后者将“言”下沉自然形成上下结构,使两“隹”镜像直接相对,酷似翠鸟南尼,卿卿我我,一派祥和。当然,也不乏“反目为仇”之窘况。元代黄公绍著《韵会》记载,雠也。於文言雔为雠。雔,鸟之双也。人之雠怨,不顾礼仪,则如禽鸟之为,两怒而有言在其闲,必溢恶之言,若禽鸟之声也。对称的雠字,似乎在用文图诉说这一个个情节故事,让汉字更鲜活,使故事更生动。人鸟之状,恩怨之态,如若雠之变,异曲同工之妙!“仇”字原本意聊天,鸳鸯偶尔成恩怨。
见《艺典》812、813页。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