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阳艺术论(绘画部分)《面体构成的模乎意识》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516/158959579653057080.png

面体构成的模乎意识

——清代山水画家龚贤“黑”的视觉意识浅析

刘阳

 

    清代龚半千山水画,也许是中国历代山水画中实现用笔层层叠“染”的技法最彻底的,并与西方写生感觉最接近的。

宋代米芾父子曾用点子染画山水画,但只是一种将水墨堆积的尝试,并未系统化也并未实现“染”的构想。龚半千的画中,依然是传统的纯水墨,却已看不出传统概念上的用笔与皴法,也就是说,他的画中已完全舍弃了对线条、点画的外露重复,每幅作品要么由细碎的小点子层层重叠、覆盖,要么干脆不再分出笔触。他的山水画技法对现代李可染等人影响很大。

中国历代山水画的概念大都先讲究用线找形,再用皴法强调深入,最后可染可不染、象征性地用淡彩补充一下。龚半千则不再对他以前的传统奉若神明,“染”的意识,贯穿他山水画艺术思想的始终,用染扩大平面艺术的厚度,用染强调块面的体量与深度,同时在构成上,有意识地利用纸边,使画面有不尽的延续感。画中山、水、石、树的造型亦多直线形,绝无半点文入画的小情调,大山大水,气魄恢宏。

龚半千的山水画是继宋代米芾父子的“米家点染”之后更成熟的体现,在构成方面,采用直线与几何形,一反传统的“自然形态”,用笔不露痕迹,采用层层堆积的墨法,在苍茫中带几分装饰味。龚半千的山水画大都用大块笔墨表现山水空间的局部,画中极空寂,绝少人烟与尘寰气。山水画到龚半千已构成现代山水画的雏形——即观念求变,技巧多样,而且每幅作品力争不重复。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