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油画家王亚中——艺术笔记与作品(十八)

艺术表现形式的选择,是艺者发言的道具,其中并无对错之分。观者喜好艺术形式的种类,也是自然现象。所谓古典,现代,写实,抽象,当代,传统的形式定位,并不代表作品的优劣。形式,技术的应用,恰如其分的合适了艺者的表达态度和想陈述的内容,并精釆绝伦的表现出作品的灵性,就是好作品。现实审美需求和艺者合适的艺术表达相吻合,也许就是时下的所谓成功作品。艺品本身所携带的艺者独到语言,其分贝达到极至,光芒四射,留连忘返,并百品其味而不能最终定格,应为上品。大众欢呼之作品固然有其意义,艺品审美是需要观者深悟积淀而品读的。艺品中深入浅出着艺者的述说灵物和发现,才是品中深究之乐趣,有时艺者只道出了一句天机,曲径通幽之意象的体悟,才是共享之精神,宽泛而博大,深远而大成。(2017年12月16日)

对于形色的感悟和凃画,形与色不能分离幻想,形色是相互融合的共同体,是心灵的变异再现物件。色是光,形是光源,无需谨慎,只需将心认真直言所意,意无形框,心随色走,心将成形。似与不似只是心灵的鲜活所至,并无定论,努力追求现实的真实,是对艺术的曲解,是将纯净鲜活的灵魂,框架在一件固态形体中。鲜活之灵物,随心成形,随意成色,喜欢与热爱,真心与勇气才是艺术的原则与真理。至于今后为艺术所谈,只是指原则成序,思想明晰,有意而为之。从喜欢的行为,走向行为的喜欢而执着一生,也就成器。众家之长是用来观赏品味讨论的,并非东拼西凑之魔方,呼唤出自己的至爱,歪歪扭扭,真真实实,看着欢喜,才能并轨于艺术大道上,享乐人间之春光,烈焰之激情,细雨中歌唱,冬日之梦想,再度开怀着每日一曲天籁,余音彩虹,升腾飞舞,才有意思。(2017年11月18日)

假如有一天,当你感觉到艺术不是什么思想性深刻的东西,而是你自已把她当成互相倾述的对象之时,当成两个自我在对话时,那就是入门了。艺术所谓描写物象,赞物之美,因果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物即是你,你即是物,任何表象技术以及所谓事件的真实性表达,只是自我陈述的灵魂出没,是一个心灵的再生体。态度为核心,认知也只是现实的连带体,并夹杂着世俗的风风雨雨。纯净而纯粹的艺术表述,是一种英雄之举,拖拽着无边无际的学术负担,也许只是个艺术状态的空壳者,或是个什么杂耍家。艺术形式与个体灵魂的基因相对应,才能将自我陈述与世俗需求脱钩,成为真正的艺术呈现。研究美术史,取其精华,融与自我,其结果就是夹生饭,很难调合。所以灵魂的干净与纯真,才是艺者应醒悟修炼的核心。(2017年11月17日)

艺品的精准表述,不是认真二字能囊括的,用心作画要比用脑做画更真实贴切。一件作品用脑过渡制作,可能更接近呆板陈规。用心做画可能并和着瑕疵出现,瑕疵也许是真实的灵动气场聚合点,能让瑕疵并存与作品中,也许更符合艺品的原则所在。遗憾也许是诚实的表象反映与回望,更多的优美,无遗憾和缺陷的伴随,可能违反着对比色的纪律。艺品的不完美性,可能更具完美。陈规作品和庄严是背道的,强词之下,也补救不了作品的无灵性。指纹的生成是个体基因的准确显现,随心合一,不忘天体之气韵,可行中难说一二。艺品的陈述,千枝万叶,随风移漂,定型与未知中起步,张扬,方可一脚踏空,尽享失控之惊魂中错乱归一。放弃规则,童趣生辉,悬崖与稻草,各有情形,张显人性之本能为序,弃之天下之得舍,尽量以空洞为境,反复重生,进入土壤之享受感应与反射的交织辉映。(2017年11月13日)

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人,将艺品的趣味本质拖入世俗的深刻渊源。艺术的功能性是广泛的,应用价值也是不可否认的,纯艺品是在艺者兴趣与遊戏的不断言论中,寻找着兴趣支撑点,并将其形式化,独享个体寻玩中结束历程,并分享与相对共呜之观者。艺者身处生存环境的地域分别,使其粘合了许多熟悉的视觉符号,反复试验行进在忽隐忽现的思绪中,调整着个体对物象的不同认知,深入其中,探究物象与认识的交合点,罢笔云云。非但包裹沉重,天命在身,博览群雄,东承西拼,昏暗自身。艺者是自由之身,孩童之心,阳光大道,鸟语花香,或自身经历变异记实,或口无粉饰直言,或技术寻求快乐,或胡凃乱抹成形。关注浮夸形态艺者,或更偏执发泄,扭曲自我,神鬼相间,分离人格也不乏。之乎者也,是之也者乎,乐乐悟心。趣与味相离相合,恰到好处,快哉才好。(2017年11月7日)

艺品出现,是制造者,参与者,旁观者共同享有的精神产品。追求灵魂显现的制造者,与将作品呈现于世界的参与者,和大众旁观的赏析者,使艺品完成了她自己的应该旅程。艺品通过三者的阶段性的任务,展示了她所应行进的精神状态。制造者与艺品精神通灵,言谈讨论,孕育生根,滋长茁状,春夏秋冬,风风雨雨,终将灵骨通透,真情拙意,言出尽表,毫无保留的述说情怀。参与者属善中刻意,以为领路,将艺品合适之状态呈现与世界,观赏者之缘份相遇,尽所能得知其用意,勾通过去,得知未来之神趋之道,并点燃星火,饱养身心,唤起基因之应有道场,享乐思绪之消化吸收,精髓反射,远近有易。人类之精神产品,各有心思,沸沸扬扬于上下千年,超越或回忆神曲之调调,叹与赞的交响,与空间一曲能行,偏轨执着,矫枉过正,晃晃摇摇,似醉意,似晨光,不枉夜的漫长,总有一轮明月当头,洒着白光,消亡在鱼肚白之上,曲罢余音,回味远方。(2017年10月20
日)

色彩绘画的结构选项,色调处理,笔法的应用,均体现着画家对物象的认知。认知的来源,出自长期审视态度的积累,即阅读感悟量。生存事件的处理方式,地域环境的反射,以及遗传基因的影响,温度四季的长期叠加,上浮或沉淀的诱因触发作品生成。选材定量,延续变异,尺寸依托,时空对话,可能细节的研磨,更能触发一时段的惯性延续,或以过去对接,或与未知猜测,清晰或含糊,或无态度持续,终了,都会留下足迹影响话语。艺品取色偏差,有俗雅之分,结构建立是精神语言的反应,有强弱一说。美,丑,中性均有显现,所谓象诗一样浪漫,象文学一样深厚,象音符一样美妙,象自然一样反复。过去推进现在,现在研磨未来,均是画理自然解读。品有高低,色差决定态度,笔痕即是人格行进通道,朝暮有别,千秋自语,朝为开始,暮为积淀生成,四季或为调合剂,混合着不能混合的方方面面,滋生出五彩七色共享内容。(2017年9月25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