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返场七十二小时丨摇滚IZ乐队:闪电来的人

2021.1.2 / 21:40 - 22:40

摇滚IZ乐队:闪电来的人

IZ (rock)

马木尔 Mamer - 贝斯 Bass / 人声 Vocals

夏力哈尔 Xalhar - 贝斯 Bass / 人声 Vocals

张东 Zhang Dong - 鼓 Drums









无风的夜里一轮明月……

音乐为我披上命运的外衣。


——哈萨克谚语









摇滚IZ乐队在北京乐空间演出现场

 


闪电来的人,心如海洋,激情如闪光的宝石。

马木尔,一位从传统到前卫包罗万象的音乐家。从2014年第一届明天音乐节,到之后的2017年爵士音乐节、2019年明天音乐节,他曾以个人或IZ、响马等多个项目,在B10现场留下一个又一个脚印。


马木尔 @ 1st Tomorrow Festival © Allen

马木尔 @ 6th Tomorrow Festival © 陈鸿@DAFA

2019年IZ乐队现场 @ B10 Live © 乐与饵


马木尔2002年在北京组建了IZ乐队,早期成员有吴俊德、朱小龙、张玮玮、郭龙等人。IZ,在哈萨克语里是“脚印”的意思,语义虽然简单,却预示着这支天才乐团的宿命:不断探索,不断改变,但永远都不会抵达。IZ的音乐历经数次转型变化,至今已出版四张专辑:《2007》、《影子》、《迴声》、《无色》。

IZ是马木尔的旗舰式乐队,他和鼓手张东还有另外5支乐队:51区(51- Rayon)、锈(TAT)、细菌(Mekrop)、响马(Bande)、罪人(Kunakar),每支乐队风格都不同,主要以氛围、工业、噪音、即兴、实验、厄运嗡鸣(Doom Drone)、黑暗嗡鸣(Dark Drone)等形式呈现。

从左至右:马木尔、张东、夏力哈尔 © 乐与饵


“每一个马木尔都是全新的”,属于马木尔的舞台,总是让我们无法预料。他拒绝重复过去,拒绝绝对的安全,只专注于自我跟浩瀚的宇宙,充满“私心”地掌控着每一场表演。


作为一个先锋派,唯一需要秉承的传统便是‘创新’:电贝司、古典吉他、冬不拉、刀郎热瓦普、bouzouki、口弦……看似古典或是民谣的乐器,到了马木尔手中,就会变成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发声机器:这些声音的颗粒往往会组合成非常奇特的和声朝着我们飞来。马木尔用他异常严肃的作曲方式和近乎令人窒息的冷静与克制,建立着自己的声音王国:黑暗,深邃,充满神秘。

—— 涂飞

马木尔 @ 6th Tomorrow Festival

影像出品 Video Production:大發錄像 DAFA

 


自2007年起,马木尔以不同的乐队项目出版了《迴声》、《乌麦女神》等10张专辑,同时又以个人形式出版了《Eagle》、《星空》等10张专辑。其中《辐射较弱》是马木尔2017年和2018年在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即兴演出的现场录音。

地球上流行着很多言不尽意的二项对立分类法,例如温暖与寒冷,例如具象与抽象,例如流行与先锋,例如大众与小众……似乎分类为我们带来的是莫大的安全感,使我们免除了思考与认知的难度所带来的尴尬与不适。IZ乐队简单拒绝了这种安全,继之也拒绝了倦怠思考和蒙蔽感知的人群,作为飞得最迅猛的一队,他们只忠于天才的自我跟浩瀚的宇宙,IZ带来的不仅是精彩的演出,也给同行音乐人带来新的思考,他们是音乐家中的音乐家。

早期民谣风格的IZ乐队是为古老的歌曲穿上新衣,一只脚在过去,另一只脚在未来。而近年摇滚风格的IZ乐队是对沉重镣铐的锤击和挣脱,从传统中破土而出,并以回报的态度不断生出新的果实。但不同风格只是马木尔音乐版图上的数个分支,围抱着他想解决的新问题而延展。就像马木尔自己所说:“我做的所有的音乐都是民族音乐,风格只是为了交流的方便。”

12月31日IZ乐队的民谣舞台过后,他们将在1月2日呈现风格完全不同又一脉相承的摇滚作品。我们即将在同一时间、同个舞台,感受不同时期下两种风格的IZ乐队所带来的时空交错。那是时间赋予他们的两个侧面,通过“返场72小时”的虫洞,连通在跨年之际的B10现场。


那天上来的火球

不知她去何处做客?

那是漂浮的云,还是闪电?


—— 《神秘的力量》歌词大意





文 / +x

编辑 & 校对  /  苦瓜






  参考资料:


《闪电来的人:IZ 10月13日北京乐空间专场》,旧天堂书店

《今夜,一起嬉游!∣马木尔的音乐万圣节》,嬉游客栈

《即興嬉遊|哈萨克族先锋音乐家—马木尔》,嬉游声场

《马木尔新专辑〈辐射较弱〉实体数字同步发售》,旧天堂书店

《马木尔与IZ乐队不跟别人影子的〈影子〉》,B10现场





点击放大 · click to enlarge · 可下载






立即购票  !!!  







作者: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