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年关,岁晚。
百无聊赖。
于是想到了随风而逝的这个说辞。有人解释为乱世佳人,有人升华为飘,最本原的翻译,还是这“随风而逝”比较忠实。在科技日新月异,人心也越来越活络的当代,忠实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值得珍惜的前世前朝古董,遇缺不补,越陈旧越有价值。而价值,也越来越数字化,要的只是一个简单明了,分个上下高低,人心不古,于是这价值也价格化,忠实也实物化,真诚,大概也岁月化了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有朋友早早就一语道破:跟个老板做私企,没个十年八年不会轻易相信你。可十年八年后的相信,也许意味着一拍两散的最终曲。因为:灯枯油尽。由于太了解而别离,往往是这么个道理。比如婚姻。
岁月如歌。匆匆往昔,有多少与岁月交结的旋律,无法忘记,也无心去忘记。因为不仅是成长,成熟,以及迟早来临的减法人生的衰老或者下坡的记忆。人生,就是这么一轮回,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酒干倘卖无。黑色的旋律,黑色的身影,黑色的苏芮的声音。
所以,数年前头一回踏上宝岛的土地,却有一种一见如故的回归,一根筋地在忠孝东路上逡巡,把西门町从头走到底,为的只是想亲眼看一看,逛一逛那现象72变中的天桥。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民众的“富而无礼”,如今轮到海峡这边的十亿人民。
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
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我不懂大家心中做何感想?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
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三十年前的宝岛,三十年后的大陆。上一代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岁月隔阂,如果叫做代沟,且数字化一回,三十个春秋。
从血气方刚,到暮然回首。曾经的郎才女貌,结局往往是覆水难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层出不穷。
一九七九的李建复,四面楚歌中有姑息的剑的孤独。二零零九的神州,成为全球复苏的火车头。
沧海桑田,何时将是亚细亚孤儿的归宿?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新与旧,走向没落的传统。过去将朽,未来之苍茫在天尽头。
家,国,春秋,梦,旋律依旧,陈年的醇酒。
东方西方,将有何方?
Gone with the wind.
作者:eddie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