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西安将举办中国古代灯具文化展

    你见过两前年中国古代照明用的灯吗?今年大年初一晚七时,随着九盏古灯徐徐点燃,由西安博物院院主办、西安收藏研究院协办的“中国古代灯具文化展”在西安小雁塔拉开神秘的面纱。

灯是光明的身影,吉祥的背影,历史的缩影。此次展品共有100多件,全部由著名收藏家、陕西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西安收藏研究院院长薛勇先生提供。有近20多年“藏龄”的薛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把个人爱好一直放在高雅的收藏事业上,孜孜以求,独辟蹊径,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民间特点、民俗特质的古灯作为自己所爱,走遍祖国各地,收藏了中国古代上到战国下至民国的各种古灯、烛台600多件。他收藏的古灯,或石或玉,或陶或瓷,或铜或铁,或木或竹,造型或豆形,或人俑,或多枝,或木架;用途或置于厅堂,或挂于屋檐,或提携行走,或供奉神灵,小者仅一握,大者齐门楣,不仅数量多、品种全、等级高,而且造型优美,完整成系,成为欣赏、研究中国灯具最得力的实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多年来,薛勇不仅倾注心血进行古灯的收藏,还在不断学习得基础上致力于中国古灯的研究,出版了旨在弘扬中国灯文化的画册《民间珍宝古灯》,在全国影响很大。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西安市政协主席程群力曾题词祝贺。

一部灯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薛勇认为,灯使时间延续、空间拓展。人类创造灯照亮了历史进程,历史留下灯作为眼睛来洞察人类社会。通过古灯,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人类照明文明漫长的发展历史,还可以从每盏灯的造型、工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洞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政治经济制度。

灯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当灯逐渐从一日常实用之物慢慢衍化为文人咏颂的对象时,灯的文化不仅得以扩充,而且得以彰显。以人喻灯、以灯喻人信手拈来,千篇佳话不胜枚举。参加此次展览的观众普遍认为,灯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一次大解放,人们不再黑暗中艰难的摸索,不再寂寞、孤独和恐惧。灯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光明、追求进步、追求效率的发展过程。参观古灯展,好像漫步在灯的历史长廊,有一种光明、幸福、吉祥的感觉,使人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作者:青灯庵主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