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记忆三十年“素描人像”
七十年代初期,那个时代学习绘画,美术资料和绘画用具少得可怜,连买支好点的碳笔,便托人去省府,纸张只能靠在造纸厂工作的同志找些粗糙的毛边纸。带着纸笔,时逢礼拜休息,便转悠于乡村。
少年时多阅看家父留下的各类画册、书籍,至今仍保留着,七十年代临摹、王式廊“血衣”素描稿的草稿,画面中声泪俱下的老妇颤抖干枯的手,双手举着“血衣”控诉的村妇,沉默的老农。在那个年代,你会带着心灵的冲动,去面对至今仍然震撼的画面,它影响了整个那个年代渴望的青年,也在那个年代以前,中国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当你面对贫瘠山村小姑娘和靠天吃饭佝偻的老农,当你在淅淅漓漓春雨里面对清秀淳朴的村妇在房檐下哺乳时。那个时代虽然清贫,但你都会有种强烈欲望,想通过笔去表现你所见到的一切,他们干净、朴实、心灵干净得和原野一样平静。而今日,我们很难看到,在我们年青时留下这些美好而凄楚的记忆。
记忆三十年“素描人像”没有娴熟的写实技法,但这些画面是真实于那个时代的,长久的而不能忘却。
老宅老灯
作者:老刘的藏灯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