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想到就说(二十)

  
 
     中国书画相通理论最好的实践,就是在中国写意画用笔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我们在欣赏那些写意画高手的作品时,无不为此而惊叹!

     当我们把写意画当行草书看,或者把行草书当写意画看时,我们很快就能欣赏它们当中存在的那种必然相通的理法,这是一种通会,更是一种深入到潜意识中的相互沟通。黄慎的山水小品《春江独钓图》就是他的草书风格完全成熟之后的作品,画中的用笔如狂风暴雨般地向画面袭来,树石人都是在瞬间完成,这是他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中得到启发,以草书的笔法运用到绘画创作中,从而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八大山人那屏气呵成的一笔莲荷长茎,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相当功力的中锋书法能力,那也是绝对画不出来的。反之,八大山人所作篆书又受了绘画的影响,它追求用笔的动感,粗细不同,不结不板,也佐明了书画用笔相通的道理。

作者:李福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