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画内蕴诗意,荷中藏风骨”
——刘建新写意“大笔荷花” 赏析
吕亚妮
中国古代文人画对于诗歌的咏叹与对永恒的追求,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相互渗透。在水墨交融的刹那间,诗情画意令中国的悠久文化得到升华,令国人回归传统,令世界为之惊讶。河北画家刘建新所绘的文人画,风神摇曳,韵味十足,令观者流连忘返。
刘建新在创作上勇于创新。这不只体现在其笔墨上的淋漓大气,更在于他的作品为观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无论是天高云淡,还是花香鸟语,他都能灵妙地将其表现出来。在作品《抱犊山下听泉声》中,观者既看不到巍巍青山,也见不到涓涓细流。只见一只翠鸟高高登于荷茎之上,神情专注地望着整个池塘。碧叶滴翠,红莲绽放,数只莲蓬昂头向上,呈现出美妙、空灵的意境。刘建新通过静态的荷花与翠鸟含蓄地表现出青山与流水的动态美,不仅歌颂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同时也反映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作品《秋风润色》中营造出一个绚丽斑斓的世界。池塘中既有枯枝败叶萧瑟,又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生命力。清风徐来,水雾飘渺。一池秋水犹如碧玉,明净清透。“秋风润色”下的荷花越开越美,虽显露出风吹雨打后的伤痕,但宁静淡然的它却选择直面生命中的风风雨雨。这里不也正渗透着人生的哲理吗。当然,你也可以将此景想象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风雨过后的荷花犹如甘露洗面,一片清新,俨然一个安静的少女。
刘建新的水墨荷花不仅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而且还透露出空灵之感。他笔下的荷花构图新颖、色彩明丽,意境高远,于潇洒、大气的笔墨中写成,因此被称之为“大笔荷花”。作品《夏日荷开彩云间》中,荷花生长在天地之间,与天上的彩云连成一片,袅袅清风起,荷香盖三江。透过画面的诗意表达,你可以想象自己正置身于凉爽宜人、如梦如幻的仲夏之夜。远山含黛、明月初照。天上的彩云淡淡地流过,江面上细碎的银子在闪动,呈现一派流光溢彩之境。半江荷花随清风悠悠摇曳,苞蕾初绽、暗香缠绵。露珠于夜色间滑落,幽草在星光下轻拂,令观者犹如听到了鸟雀的歌唱。你还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清新的早晨,朝霞万朵,清香袭人。半江碧水半江红,天光云影共徘徊。“连天荷叶无穷碧”中,采莲姑娘荡起了小舟,披着彩霞,开始了一天的新生活。刘建新于此作中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出诗的意境。
刘建新笔下的荷花千姿百态、造型优美、风韵雅致、情趣生动,他的每一幅作品似乎都在追求诗的意境,让观者仿佛于无边的想象中身临其境,真可谓“画内蕴诗意,荷中藏风骨。”他正是通过情感与笔墨的交融创作出了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荷花作品。刘建新的作品大多以水墨入画,黑白对比、层次分明、干湿浓淡总相宜。他笔下的小荷“才露尖尖角”生得乖巧,含苞待放的花蕾于荷叶之下,既显出阳光下的温柔,又有不胜风凉的娇弱。艺术来源于生活。刘建新常到荷塘旁静坐,与塘中的荷花“对话”,用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不断启发着自己的创作灵感。
刘建新是记者出身,从事过多年的乡镇工作和文艺编辑工作,又是个摄影家。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勤勉好学的求知精神令他成为了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为全面的艺术修养也为他的荷花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碧荷出水,一身清雅,亭亭玉立与尘世之间。画品如人品,人品亦画品。刘建新淡然地挥写着荷花,表达着心灵所向。
(原载于《中国书画报》2014年10月11日 第78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