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05-12 22:30
评论: 王少杰(深圳大学教师/清华大学博士)
作者:路琼 题目:斜林古迹映春晖 画种:综合材料绘画 尺寸: 高132cm 长300cm
画材:油画、油画布、宣纸、金粉、银箔、铝箔、石青、矿物晶体、蛤粉、明胶等
落款:玉京 印文:路、琼 创作时间:2019年 私人收藏
Artist: Lu Qiong Title: Ancient Ruins in the Slanting Forest Bathed in Spring Light
Medium: Mixed Media Painting Dimensions: Height 132 cm × Length 300 cm Materials: Oil paint, oil canvas, xuan paper, gold powder, silver foil, aluminum foil, azurite, mineral crystals, clam shell powder, gelatin, etc. Inscription: Yujing Seals: "Lu", "Qiong" Date of Creation: 2019 Collection: Private Collection
路琼的“青绿系列”颇具仪式感,多采用四条屏或六条屏的形式,借鉴了传统文人画的形制与道释绘画的精神气场。在西方这种形制也经常被使用,基督教三联画(Triptych)作为宗教艺术的重要形式,其“三联”结构的选择根植于神学象征、艺术传统和功能性需求,体现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核心教义。四联及以上多联画(Polyptych)在西方的绘画中也可以见到,但数量不多,比如《根特祭坛画(12联画)》通过多幅画面展现出宏大的叙事。不同于石窟壁画之于石窟的空间,也不同于三联画之于教堂空间,路琼“青绿系列”作品中的仪式感体现在多屏绘画与现代空间的呼应。在现代建筑发展与后现代空间之中,怎样的绘画能够弥合空间的文化想象?又怎样形成空间的文化品格?路琼的“青绿系列”从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出发,试图探索其作品空间与中国儒、释、道文化的内在关联。
作者:路琼 题目:清蕴唐风 画种:综合材料绘画 尺寸: 高132cm 长200cm
画材:油画、油画布、宣纸、金粉、银箔、铝箔、石青、矿物晶体、蛤粉、明胶等
落款:玉京 印文:路、琼 创作时间:2019年 私人收藏
Artist: Lu Qiong Title: Pure Charm in the Tang Style Medium: Mixed Media Painting Dimensions: Height 132 cm × Length 200 cm Materials: Oil paint, oil canvas, xuan paper, gold powder, silver foil, aluminum foil, azurite, mineral crystals, clam shell powder, gelatin, etc. Inscription: Yujing Seals: "Lu", "Qiong" Date of Creation: 2019 Collection: Private Collection
在古代,青绿山水常被赋予“江山永固”的政治寓意,宫廷绘画通过壮丽山河彰显统治的合法性,体现出儒家的“江山意象”。唐代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都以金碧设色、工细笔法表现富丽堂皇的宫廷审美,确立了青绿山水范式,也确立了青绿山水在文化生态和政治生态中的作用。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将李思训列为“国朝山水第一”,称其“金碧辉映,为一家之法”。同时,青绿山水的缥缈云雾、奇峰楼阁,常寄托士人对仙隐世界的向往,承载了“文人隐逸”的道家哲学。在明清青绿山水逐渐式微,董其昌“南北宗论”将青绿山水归为“北宗”,视为“院体”匠画,与文人水墨“南宗”对立,导致青绿山水在理论地位上被贬抑。当代对其的重释,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亦是对东方色彩美学的再发现。青绿山水不仅是笔墨技法和色彩学上的珍贵遗产,更承载着古人对自然与宇宙的哲学认知。
作者:路琼 题目:青春之歌 画种:油画 尺寸: 高50cm 长155cm
画材:油画、油画布、银箔、铝箔等
印文:路、琼 创作时间:2019年 私人收藏
Artist: Lu Qiong Title: Ode to Youth Medium: Oil Painting
Dimensions: Height 50 cm × Length 155 cm Materials: Oil paint, oil canvas, silver foil, aluminum foil, etc. Seals: "Lu", "Qiong" Date of Creation: 2019 Collection: Private Collection
路琼的“青绿系列”巧妙的转化了传统的青绿山水,形成了独具视觉面貌的“青绿时代风景”。清代画家王昱的著作《东庄论画》中提出“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强调青绿与水墨的平衡法则,色彩与笔墨和谐共存。如果与路琼的“墨荷系列”作品相比较,“青绿系列”是对中国绘画传统缺环的补充,也是对董其昌“南北宗论”的纠偏。“青绿系列”已经从传统的青绿山水走出很远,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传统的影响,但其精神指向已然是当代的。她通过黑白的转换,用白色的线条代替传统黑色的墨线,形成一种负片感和镂空感,提示着当下与传统的距离。这种对于“虚”与“实”的重新解读打破了程式化的认知,从某种程度上说,路琼以一种破坏性的创作方法再造经典艺术,从而探索对艺术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转换与重塑,在传统与当代、破坏与新生之间寻得一个似曾相识的中间地带,在自然中制造一种非自然的想象。
路琼一直以来坚持综合材料的创作,“青绿系列”是她在创作探索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师造化,得心源。”路琼重新审视传统艺术,将传统艺术中的艺术营养转化为当下创作经验,探索中国传统的色彩关系与现代建筑空间的结合,尝试着突破和反转人们的视觉经验,从而经营出一种新的时代的视觉景观。
作品作者简介:
路琼,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民艺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人类学英国博士后访问学者。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艺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学术秘书。CTTI中国智库专家。
作品出版情况:
2020年 论文《迁想妙得 观物载象——由综合材料绘画的“名”与“实”谈现代艺术语言转换》发表于《美术观察》2020年第4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