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郎世宁《松树羚羊图》考

  丁亥5月3日应台北收藏家之邀,赴台北鉴定郎世宁《松树羚羊图》。此图绢本设色,工致细密,纵165厘米,长188厘米,为镜片老工表,品相极佳,古树苍翠,松针刚劲,笔势雄健,入木三分,每组呈圆形单笔,墨分浓淡,亦见毫锋,略敷淡绿,新枝插穿于老干之间,左右纵横,偃仰向背,疏密开合,松树两株,前后层次分明,树鳞写真,古茂苍拙,光影映照,凹凸不平,老皮脱落,点苔密集,以石绿色醒树干暗部,碧竿竹梢,老叶嫩色,散于树石之间,笔迹变化,树前一竿,叶疏不茂,色重粉多,石绿加青,厚滞僵板,有匠人之味,树后一丛,妙笔灵秀,生机盎然,意趣恒久,有宋人遗意。松后巨石,画法中西合璧,勾勒皴擦,染法别致,亮处敷白粉,凹处点苔青绿,坡地杂草丛生,淡墨渲染,精微别致,枫树枝条穿插自然,朱黄淡色疏染秋叶,坡石土黄,秋草细密,落笔精微,花叶墨染,背敷淡绿,墨色相宜,野卉俏丽敷以白色与羚羊腹部白色相映变化,巨石嶙峋与苍松对映成趣,构思巧妙,意境悠美,表现出大自然中一派初秋景象。

  构图精美,羚羊造型生动准确,笔力秀劲,细笔丝毛,染法精微,毛从肉生,敷色变化,浓淡相宜,羚羊腹部白色染成多种层次,由深入浅,由灰到白,内腿部与尾部嘴部耳边部及脚下白色虚实相生,有所不同。背、腿及全身各部渲染极尽工细,以结构来描绘羚羊生机活现的姿态,完全从写生中来,郎氏以西画技法融入中国绘画,创作出中西合壁的艺术作品,另辟蹊径,为艺苑留下一笔丰厚才富。

  此图落款“雍正13年八月臣郎世宁恭画”,“13”以阿拉伯数字落款,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件很特别的款识,很多专家对款识“13”有所质疑。我初鉴这件作品时亦觉奇怪,但即知必与朝廷大事相关,中国古代许多法书名画艺术珍品,为了回避皇室重耍的历史事件或皇帝名讳,款识文字亦会出现异样,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此帧作品以“13”记年款亦是上述避讳一说。考雍正十三年八月,正是雍正皇帝晏驾年月,而此时郎氏恰好创作完成了这件传世作品《松树羚羊图》,故落款为“雍正13年八月不足为奇,就题款书法而言,不尽工,然有意趣。

  郎世宁(1688年—1766年)生于意大利米兰,耶稣会传教士,画家兼建筑师,1755年来到中国,是年10月入宫,为宫廷作画,并参与圆明园设计,为中西合壁的首位艺术家,作品有光影效果,别出新格,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御用画师。

作者:张继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