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松年《四景山水画》

  此四景图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图中所描绘南宋京都临安,西子湖畔清秀幽雅的风景和宫殿庄园等精丽的建筑物。第一幅晚春日暮之景,长堤尽处的庄园掩映在争妍的桃李之中,双扉紧闭,堤上有“僮仆”骑马担榼,好像跟着主人倦游归来的样子,第二幅夏景,写榆柳成荫,前庭开阔,水榭建于荷塘之中,主人静坐堂中纳凉,旁边小童侍立,第三幅秋景,整洁而错落有致的书堂静静地笼罩在深秋的暗色里,老树经霜后,红黄色浓交映生辉,书斋寂静,一人独坐其中,第四幅冬景,白雪皑皑,乔松参天,下荫深院,中堂一女子开帘探望,小桥上有人骑驴撑伞踏雪而去,四段均无印款。四幅画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不同的情调,第一段暮色花发,幽静的庄园,交错的树丛、湖石,淡淡的远山无不浸润在春风之中,使人神往,夏景荷塘,凉气浸润,浓荫蔽日,远山浮动,似有山风吹来,给人的感觉不是暑气逼人,而是凉风扑面。秋景的明朗和冬景的暗淡,描写得最为恰当,秋天常被诗人描写成凄恻悲然的季节。而刘松年则是以赞美的情绪来描写的,书斋和远山形成几条平稳的水平线,增加了画面的寂静感,而闪烁着红、黄树叶则要打破这种寂静感,二者对比,增加了画面的活力和情趣,冬景一段中,松树的墨色和雪的白色相映成趣,使苍茫的湖水,暗淡低垂的天空,寂静的雪山无悲凉之意,反添一种浓浓的暖日,骑驴过桥的人点缀更使画面有一种诗意,四段图画的不同情调组成了一个和谐的韵律,使人在观赏之中感到不同的意境之美。

  刘松年的艺术风格在此画中得到了较完整体现,既有李思训体系的青绿画法,也有继承董、巨“淡墨轻岚”的水墨画法,笔法方折灵动,学李唐更为秀润精细,和马远、夏圭的画法不同,屋宇亭榭的景物,用笔工而不板,严紧之中,长短、疏密的对比和墨色的结合,获得别致的风韵,树叶多双勾法,不同的树木用不同的勾法,山石作斧劈皴,下笔均直,以坚挺的短条工线加以皴擦,多转折并露出角,表现出山石嶙峋的外形,山石的外形多为曲线,形态如云,用隐约迷离的淡墨使其苍茫飘逸,圆润秀媚,构图的基本特征是注意对比,如“黑白、疏密、动静、虚实等多种手法在四图运用,表现出刘松年匠心所在。

  四图山水,虽无作者签名和印款,但与故宫博物院李氏画作相比,可以鉴为一人之笔。

作者:张继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