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艾敬:我最喜爱的艺术家——伊夫·克莱因

  YVES KLEIN

  1928.4-1962.6

  伊夫·克莱因

  法国艺术家,是战后欧洲艺术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行为艺术最早的推动者,同时也被视为极简主义和波音艺术的先驱。1957年,克莱因在米兰画展上展出了8幅同样大小、涂满近似群青色颜料的画板— "克莱因蓝"正式亮目于世人眼前,从此,这种色彩被正式命名为 "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简称IKB)。克莱因目信,只高最单纯的色彩才能唤起最强烈的心灵感受。此后,IKB以及行为艺术就成为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让世人侧目的标志。

  无论是谁,看到了他的"蓝"都会深深地着迷。如果视觉艺术是给观者传达感受,如果某个作品能够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神秘和梦幻体验, 那么,伊夫的"蓝"足以传达这些甚至更多。这也是我追求的信念:我也在试图探索用颜色去解放构图带来的局限。因为不曾去查找伊夫的生平简历,因此并不知道他的"蓝"原来是独有的秘方研制出来的。我曾经寻找那个"蓝",在纽约的画材店里,在巴黎的画材店里,我都以为至少买到了接近的蓝,然而,那只是一个"笑话",不是吗?如果伊夫的"蓝"不 是那么特别的话,他怎么会是伊夫?他掌握了这个颜色,就掌握了自己的艺术语言,钥匙在他的手中,他只需要扭动一下。

  每一种颜色都会传达至少一种情绪甚至多种情绪。可以想象在1955年,伊夫想要以一个单纯的"橙色"作品去参加"新现实沙龙"被拒绝的情景。所有尝试从传统绘画技法摆脱出来的艺术家都经历过不被理解或者排斥,重要的是这位艺术家能够坚定自己的审美,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信念。

  颜色就像音乐,就像诗歌,它们可以传达给观者以想象力和情感。古今中外,能够成为世界知名的艺术家或者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留下作品被铭记的,都不只具有单一的素质,这位艺术家对其他艺术门类的认识和感受一定是共通的。

  伊夫以他的"蓝"征服了视觉艺术领域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即使他 已经去世,他的作品仿佛穿越了时空火在当下和未来。直到今天也没有人 能够成功破解他的颜色密码,或者说我们都爱戴伊夫的这份传奇,不会去 探求那份颜料配方,因为从他那里,艺术家们已经得到了启示和坚定的力 量,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寻找着自己的色彩。

  (本文源自作者所著《挣扎》一书的相关篇章。)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