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徐家珏:中国山水画的哲学

  2014年3月8日下午,桂林画院院长、桂林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徐家珏做客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为市民讲《中国山水画的东方哲学思想》。

  徐家珏说,我们画中国山水画,从头到尾都是在寻找阴阳对比互补,中庸之道。你不是在画你所画的对象(景物),而是在画你自己,画你的感觉(感受),作画的本质就是传神。

  我们在读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上下、前后、高低、大小、黑白……这些词的意思都明白,但为什么都是两个相反的字合成一个词?我们的祖先早就看到了宇宙的变化,人与自然要和谐、平衡,就要阴阳互补。天气,要有天晴和下雨互补,否则不是旱灾就是水涝;有男有女构成家庭。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笔的轻重、快慢、提按、刚柔变化,墨的干湿浓淡变化,构图的整体虚实、黑白变化,都是阴和阳的对比互补。

  大家都知道太极图,一黑一白、一阴一阳、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所以,我们中国山水画用这个阴阳学说的对立统一道理,提出了相向法则。

  西方人讲规矩,一家人吃饭也有AA制,绘画主要运用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运用立体、空向、光影、透视、解剖等绘画方法来表现和再现自然。我们中国人追求情感、诗意、境界,向往平和、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中国山水画也自然会讲情感、意境、诗意。

  徐家珏说,山水画的章法,重要的是取势。古人总结用“甲、由、则、须、之”五个字来形容画的走势:

  “之”字布局起点在上,势走的是回曲线。

  “甲”字布局上繁下疏,着力点在上。

  “由”字布局上疏下繁,着力点在下。

  “则”字为左繁右疏。

  “须”字为右繁左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