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25 00:00
meishubao
美术报成立于1993年,是全国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美术专业类媒体,内容涵盖艺术资讯、美育、书法、拍卖等。美术报多次荣登中国品牌媒体百强排行榜,名列“专业报品牌十强”。2012年,组建了浙江美术传媒拍卖有限公司。新浪微博@美术报社
伴随今日中国的飞速发展,物在被我们发现或生产的同时,为人们带来一种狂欢和释放,也使我们陷入了物的漩涡。当代文化在今日越来越重视物在人类社会中构成的挤压——从商品社会的拜物教,到物为导向的本体论,面对物的强大作用力,人们需要从对物的认识中确定自身的形象。近日,小编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看了一场独特别样的当代艺术群展“物体系”,颇有感触。结合导读和图片,分享解读几件有趣的作品。
该展览囊括了44位国内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于物的思考和认识。如薛松的装置作品《山水-可口可乐瓶》,瓶身以锡合金为材料,据了解,上面镶嵌了8万多颗水钻,瓶身上的山水画取材《十竹斋画谱》,经过简化,采用石青、石绿两种颜色。可口可乐作为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最具代表性的舶来品,它为外来文化符号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传统山水嫁接。这种嫁接既是一种融合,也是一种冲突。既严肃,又调侃。既沉重,又具有反讽的意味。这样的整合产生了强而有力的视觉图像冲击力。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可口可乐的新形象包容、激发出了视觉上的新活力。
展览当中不乏一些熟悉又陌生的旧物件,熟悉是因为它是一件老式餐桌,然而被放置在一个透明的大盒子里,不禁让人心生疑虑,胡介鸣的装置作品《几十天和几十年》透露出莫名的时间流逝的伤感。这些真实存在的物体置于框架表面之下更具深意。作品巧妙地评述了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化,变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高消费。家具展示着它们日益风化和变旧的过程,正如产品的过时与它们的问世一样迅速。不禁想起马克思的话:“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晚近以来,物在文化理论和当代哲学的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讨论。大体而言,对物的讨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文化政治的模式,即认为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大规模的物的累积阶段,物是消费社会最显赫的标志,一个新的拜物教正在形成,物以其强烈的自主性对人构成了重重挤压。这个讨论受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影响,从20世纪早期的本雅明、卢卡奇到中后期的罗兰·巴特和鲍德里亚都将物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另一种模式是哲学的模式。
长期以来,哲学一直将物看作是与人相关联的领域,物总是人视野中的物,离开了人谈论物是没有意义的。这是自康德到海德格尔以来的所谓人和物之间的关联主义最简单的表述。但是,今天最激进的年轻哲学家提出了思辨实在论,即主张物有自己的独特领域,物可以从人的视野中,从与人的关系中解脱出来。物有自己的领域、命运和本体,一种以物为导向的本体论正在形成。
基于上述理论及中国当代艺术中对“物”的关注与创作的现状,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选取了最近20年中富有代表性的与物有关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物体系”,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物的思考、人们有关物的观念的变迁、物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进程和命运,以及最根本的,人是如何在和物的关联中来确定自身的形象的。展览持续至6月28日。
作品赏析:
冷广敏 屏风的五个方向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80×220cm 2014年
徐震 没顶曲项瓶-清雍正粉彩花蝶纹瓶 陶瓷装置 23×23×41cm 2013年
尹秀珍 黑洞 装置 多层板、穿过的衣服、灯 150×250cm 2013年
薛松 山水-可口可乐瓶 装置 60×60×100cm 2014年
胡介鸣 几十天和几十年(餐桌) 装置 190×150×240cm 2007年
耿建翌 2床 装置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08年
隋建国 殛 工业橡胶带、铁钉 1996年
秦琦 颜料 布面油画 85×114×6.5cm 2012年
闫冰 分土豆 No。2 布面油画 120×180cm 2013年
洪浩 我的东西之一 实物扫描,数码输出相纸 120×210cm 2001年
何翔宇 可乐计划- 提取物 可口可乐残渣 2009-2011年
现场展厅图
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