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当今艺术拍卖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2015-04-26 00:00

当今艺术拍卖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原创 美术报 美术报

meishubao

美术报成立于1993年,是全国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美术专业类媒体,内容涵盖艺术资讯、美育、书法、拍卖等。美术报多次荣登中国品牌媒体百强排行榜,名列“专业报品牌十强”。2012年,组建了浙江美术传媒拍卖有限公司。新浪微博@美术报社

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艺术拍卖后,中国的艺术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全国各地的画廊还是艺术品拍卖,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著名拍卖公司,单季拍卖成交额动辄数十亿元,中国嘉德成交额曾达到50多亿元,北京保利成交额一度达到63亿元,大大超过了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但是,纵观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艺术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地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赝品泛滥。由于经营艺术品有着可观的利润,于是一些人为牟取暴利,大量制作赝品,特别是近两年,拍卖会上的赝品急剧上升,有的拍卖会赝品高达70%以上,以书画为例,只要在市场上流通性好、价格高的名家几乎都有赝品出现。据有关报道,现在南京有人专仿傅抱石、钱松岩、宋文治,台湾、四川造张大千,北京造齐白石、王雪涛、刘继卣,广州造高剑父、关山月,陕西造石鲁等。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拍卖行对赝品放任自流,给大量赝品以可乘之机,结果在拍卖场上引发了诸多诉讼,像全国闻名的《张大千仿石溪山水图》一案,就是因真伪而引起的。

  

二是假拍屡见不鲜。有的拍卖行为了树立自身形象,他们在暗地里同卖方联手,在拍卖会上进行假拍,造成虚假成交,这方面在中青年画家中尤为突出。有的中青年画家功力不深、个性不强,但作品成交价格不低,有的甚至同陆俨少、唐云等名家不相上下。所以,这些拍品成交价往往容易迷惑人。

  

三是中标不付。有的买家把艺术品拍卖会当成儿戏,他们在拍卖会上频频举牌,但中标后竟然拒付钱款,给卖家、拍卖行和其他买家造成了损失。据国内有关媒体透露,2011年北京嘉德拍卖公司推出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曾被一买主以4.2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竞得,这一拍卖举动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然而,这件创天价书画拍品的买家既没有付款,也没有提货。类似这样事还很多。记得1998年上海拍卖行就买家不付款一事,在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是抬轿。有的卖家为了使自己拍品拍出好的价位,暗地同拍卖行联手,将拍品的价格抬到一定的价位,不仅加大了买者的风险,而且损害了买者的利益。

  

五是过分包装。有的拍卖行和画家在推出拍品时,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过分包装自己和拍品,如有的中青年画家艺术风格并不鲜明,却标榜自己为“虎王”、“猫王”,有的甚至称为“大师”,还有的作品明明是很普通的一般作品,却被吹捧为精品,以此来迷惑消费者。

  

六是拍卖频率过高。众所周知,世界两大著名的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一般都在每年春秋两季举办一次拍卖会,而国内一些拍卖行不管市场能否承受,季季拍、月月拍,还有的甚至周周拍,让人应接不暇。同时,由于拍卖频率过高,每次拍卖质量大打折扣。

  

七是缺少一支经验丰富的鉴定队伍。中国的古玩字画博大精深,其鉴定又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从市场情况看,造成赝品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经验丰富的鉴定行家。目前,这类人才十分短缺,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又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八是缺少一支有眼力、财力、魄力的收藏家队伍。现在市场上有眼力的藏家未必有财力,有财力的藏家未必有眼力和收藏的兴趣。所以拍卖场上缺少大量收藏家参与,势必会出现买者盲目竞购,最终被深度套牢而不能自拔。

  

然而,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我国艺术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笔者坚信,随着《拍卖法》和相关法规的出台,我国艺术市场必将走向成熟和繁荣。

吴伟(款) 渔父图

来源:美术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