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窑瓷 | 宋代钧釉幽雅莹润

2015-05-22 13:54

宋代钧窰(即均窰)吸引古瓷受好者及收藏家,主要乃在于其独特釉色、以及不规则地自然流淌成的釉痕,自上而下,逶迤伸延,长点相间,或渲染如霞彩,或如蚯蚓游走泥间,或呈蝌蚪、芝麻斑点……,变化莫测;是由于产生「窰变」而成。
所谓「窰变」,乃指宋钧釉器烧造时,因为窰温高低程度不同,加上还原焰强弱之自然变化,形成不同釉色与釉纹(痕)。宋钧多属通体上釉,用支钉烧制;其较厚色釉于烧成初期或乾燥过程中,表面与下层收缩不一致而有乾裂纹出现。后来经高温时,釉层熔融了,填平裂纹,遂形成「蚯蚓走泥纹」。
宋钧红釉如云霞流动的美丽釉彩与流纹,主因于铜料中混入少量钴、锰或钛元素,使烧出来的铜红釉均匀滋润,绚丽而不俗。另有些钧釉如胭脂斑、海棠红,如月白风清、雨过天青。
此外, 红紫相映的窰变花釉, 光彩夺目, 亦如简朴抽象的水彩画。像附图宋代烧造的钧釉小杯, 高约八公分多, 形似小水盂, 造型娇美玲珑; 其自然流淌而成的淡红浅紫色斑, 幽雅秀逸,更显莹润的乳光美, 使人百看不厌。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作者:李英豪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