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窑瓷 | 金.钧窑天青釉玫瑰紫斑香炉

2015-05-22 14:56

古今陶瓷器中,真正堪称自然天成的土与火的艺术品惟钧瓷莫属。钧瓷工艺中没有刻花、划花、印花等任何人工纹饰,所有的美丽表现在其釉色的绚烂变化之中——月白,天青,玫瑰紫,海棠红,以及五彩斑斓的窑变,在窑门开启之前,任何人无法预知即将出现在眼前的是何样色彩。所有的窑变色彩完全是由炉温环境的变化造成的,毫无人工雕琢痕迹。

钧窑最早始于唐代。在青瓷白瓷一统南北的唐代,河南鲁山段店窑在不起眼的黑釉、褐色釉上点缀出乳白色、蓝色,黄褐色等奇妙无比的窑变色斑。这些随意,洒脱的具有中国水墨画大写意色彩的窑变斑,极具艺术张力,充分表现了大唐盛世的豪迈与浪漫色彩。

大唐之后,在经历了五代十国短暂的沉寂之后,钧窑于北宋时期真正成熟发展起来。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钧瓷之妙在于色彩的浑然天成,绚丽奇妙。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中国文人画家用纸墨绘画的历史,似乎永远赶不上陶瓷工匠们用大自然赐予的陶土与水火历练陶瓷艺术的历史。钧瓷这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的窑变色彩,或如群山叠翠,或如星辰满天,或如行云流水,皆惟妙惟肖,如泼墨写意。其神妙之处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心思所能及者。而十九世纪西方以色彩分层为表现手法的印象主义画派,更是晚于钧瓷窑变色彩之后好几百年出现。以现代的审美观看钧瓷,其色彩的斑斓与变换,依然不逊色于任何一件以色彩为表现手法的绘画艺术品。

在钧、汝、官、哥、定宋代五大名窑中,钧窑列于首位。与单一色彩的汝窑、官窑青瓷和定窑白瓷相比,作为北宋宫廷用瓷中唯一的颜色釉瓷,钧窑无疑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宋代钧瓷仅河南禹州,古称钧台之神垕镇当地瓷土方能烧制而成,故钧瓷仅见于宫廷而民间罕有。又因钧瓷烧制极难,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历代帝王皆钦定为御用珍品,专有于宫廷而严禁于民间,亦有“君无双”之意。现存传世钧瓷中亦多见艺术陈设品而少实用器皿。民间传说的“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钧瓷的弥足珍贵。

钧釉中的紫色尤为引人注目。各种紫色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釉的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

金元时期钧瓷发展亦到达北宋烧制高峰时期水平。金元钧窑的胎质细腻紧密、烧成后多呈浅灰或米黄色。釉面较滋润,玻璃光比北宋要强,红釉不像北宋那样呈通体融为一色的玫瑰红或茄皮紫色,而是在天蓝或月白的釉面上加饰红斑。故宫专家经过认真比对之后,已确认在现存故宫的传世宋钧官窑器中,部分器型较大器物的时间下限应定为元代更为合适。

此炉高11厘米,口径9.8厘米。盘口,束颈,鼓腹,下附三足。器表通体施天蓝釉,口、颈、肩、腹部分布大片紫红彩斑,三足底露胎。

闲观窑变神韵色,静听钧瓷开片声。观浑然天成变幻莫测的钧瓷之美,自以为独有心领神会之境界,陶然自乐,怡情养性,乃观赏钧瓷之独特乐趣也。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