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在宋代与汝、官、哥、定窑并称为当时"五大名窑",其窑址在河南禹县境内。宋徽宗赵佶曾将钧瓷定为御用珍品,足见其非同一般。钧窑始烧于北宋,
金元时期续烧,明代停烧,属北方青瓷系统。
钧瓷以釉色取胜,纹饰较少,只在器物的造型上多有变化。如盆类就有葵花式、莲花式、六角式、长方式、海棠式等。其釉色独特之处是使用一种乳浊釉,因为乳浊釉中含有少量铜元素,故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故有"钧红"之称。钧瓷釉色泽丰富,绚丽多姿,它不是人工涂染,而是通过"窑变"自然形成。著名的有天蓝、月白、海棠红、玫瑰紫等。更为奇异的是,经过"窑变"形成了各种自然神妙的画面,线条明快,极富动感,宛若云雾高山,山川大海,又似峡谷飞瀑,翠竹生烟,引人入胜,故有以"夕阳紫翠忽成岚"的千古名句来赞扬钧瓷色泽的五彩缤纷。
这件元代钧窑天蓝釉碗,出土于1980年11月的江西高安窑藏,碗高9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7.1厘米。圆唇、直口、斜壁,圈足外撇。施天蓝色釉,釉质乳浊肥厚,色泽翠丽,釉面有小气孔和牛毛细裂纹,釉不及底。整器胎骨厚重。
而较粗松,露胎处呈土黄色,断面呈香灰色,属典型的元钧中晚期产品,对研究我国钧窑瓷器的制瓷技艺和烧造历史,是不可多见的珍贵资料,已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确认为珍贵文物,现珍藏于江西高安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作者:杨道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