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窑瓷 | 一件精美的隋代青瓷罐

2015-05-22 23:24

  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它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有1800余年的历史。早在我国商代就出现了原始青瓷,但在隋朝以前,烧瓷的窑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长江上游地区。北方至今没有发现值得重视的窑场。自隋朝始,这种局面得以改变,全国已发现的隋代瓷窑有10处,其中有4处在长江以北,分别位于磁县、安阳、巩县、淮南等地。
  在隋朝,青瓷仍是瓷器生产的主流。罐是主要器型之一,最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流行于南、北两地。北方常见并具典型性的多为直口,无颈,罐身近椭圆形,肩上贴附二系、三系或四系,以四系者居多,一般被称为四系罐;南方较为流行的多为罐身瘦长,口直而大,无颈,丰肩,撇足,肩部贴附六系或八系,一般被称为六系罐或八系罐。
  笔者近日在藏友处见到一隋代青瓷罐。此罐高为14.5厘米,口径为10厘米,底径为7.5厘米。内外施青釉,釉为透明玻璃质,腹部施釉不到底。平底,无足;直口,无颈。肩上贴附二系,双系稍高于罐口,为泥条弯制而成,贴附自然,指窝明显,古朴随意。整个罐体线条饱满流畅,接近椭圆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整体釉色青中透绿,局部出现橘皮状,富有变化,观之美感顿生。
  到了唐代,白瓷向青瓷的传统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这时北方以烧制白瓷为主,南方仍然以青瓷为主,但北方的白瓷窑场也兼烧青瓷。因此,该青釉双系罐不失为北方青瓷中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北方瓷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作者:张金伟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