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22 23:37
该小碗是北宋晚期钧瓷在正式批量生产前试烧的釉色窑变样品标本,目的是检验一下釉浆配料是否能达到理想的釉色效果,反映了古代河南钧窑生产工序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此小碗高3.7厘米,口径8.6厘米,圈足直径3.5厘米。碗内有护胎酱色薄釉,碗壁点涂三块不同釉色的钧釉彩斑;碗外露胎无釉,胎色黑灰,并刻写着“二”、“八”、“十”汉字数码,每个数字相对应在碗内都有一块釉斑。深蓝色钧斑的反面(碗外)刻写着“二”,蓝色钧斑的反面(碗外)刻写着“八”,月白色钧斑的反面(碗外)刻写着“十”。从上述现象分析判断,碗上刻写的数字应该代表着钧釉颜色,起着相互区别的作用。钧瓷的窑变发色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用数字来表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长期以来,陶瓷界对古钧瓷器底刻写的数码存在着种种解说,发现这件试釉小碗上数字与颜色的 对应关系,为我们解开陶瓷界长期以来争论的古钧瓷器底刻写数码之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意义非同寻常。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