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传统工艺的当代延展:国际金属工艺首饰展

2015-05-23 17:58

展览现场

  5月23日,由《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主办的“相约北京2015:国际金属工艺首饰展”在北京天一阁书院开幕,共展出来自东京艺术大学、国立首尔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38位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

王晓昕 《和与同异》/ 摆件 / 黄铜、镀金

  作为传统工艺之一,雕金工艺在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作品中被继承和延展,发展至今,呈现出个性化、时尚化和实验性的特点。据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李骞介绍:“目前,国际上有关金属工艺的展览非常多,但专门呈现雕金工艺的专业展览却非常少。”此次展出的作品既有观念性的、综合材料的,也有与服装结合时尚华美的,还有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引人好奇的……无论哪一类,都是从传统雕金工艺出发,同时带有强劲的当代风格,并且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感知和情感。而很多作品在别针、关节等细节处的设计,也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它背后的“人的温度”。

  李骞 《水波》 项链 银、珐琅

  尝试在平面与立体之间找变化,用波浪的肌理造成一种平面律动。

  雕金在古代被称为贵金属细工工艺,主要被用来制作首饰和摆件等精细工艺品,多用于宫廷。发展到今日这门工艺广泛应用于大众生活。在我国,这门工艺走入院校是近10年到20年的事情,在各大美术院校的设计专业中都有金属工艺专业或者首饰设计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也逐渐走入社会,担当起各种相关门类的重任。在他们中,有在首饰公司担任首饰设计师的,有做职业首饰艺术家的,也有在院校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创作首饰作品或者金属工艺作品的。

  张帆 《海趣》 胸针 银、珐琅

  以海洋生物为灵感,提取细节的色彩和造型,将之解构重组;传统的珐琅工艺和现代首饰设计理念相融合,打破珐琅首饰设计的常规模式。

饭野一郎的《蝴蝶结》/ 胸针 / 银

胸针和戒指作品,将容易被认为坚硬冰冷的金属,赋予柔软温暖的印象的表现。

Nicolas Favard 《含苞》吊坠 925银、18K黄金、金箔、红宝石

 而在国际上,受制于特殊的空间地域、工艺技巧、行为方式、审美价值,当代金属艺术仍然保留着地域性的文化特色和差异化倾向。此次展览中的作品也很好地呈现了这一丰富、多元的文化态势。“相较而言,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方金属艺术,注重内涵表达,普遍体现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善于从传统文化内涵中吸取、归纳,形成创作灵感;而西方金属艺术家则更注重观念和形式的表达。”据李骞介绍,西方当代首饰观念性较强的为德国,法国主要以奢侈品制作为主,全世界最高级的手工定制几乎都来自法国,但法国很少制作当代首饰。英国则偏重设计,这和英国当代创意产业的发达密不可分。而亚洲国家更注重工艺性,尤其日本,这点不仅体现在金属工艺中,漆艺、纸工艺、陶瓷等工艺均是如此。此次展览即是要把这些带有不同地域特色,并广受大众瞩目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观众。

水谷中央 《美好的结晶》/项链/银、不锈钢

An Seung Tae 《手镯》

Sowon Joo 《盛开》/ 项链 / 纯银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7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郑晓芬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