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25 10:39
◆程国政 尹仁沐
华夏收藏网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流传千年的老话,不光说的苏杭市井生活如画,还有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的天堂。但传统工艺的美如何在今天绽放新活力?刚刚落幕的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上推出的“新手工艺运动”能告诉我们,城市也可以让传统变身时尚。
借助第四届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的平台,来自上海的设计顾问公司设计总监杨明洁等发起“新手工艺运动”。有趣的是,看到这个运动的名字,就让人在两种读法中掂来量去,是“新手”连读,还是“新-手工艺”?若是前者,那就着重在培养工艺艺术的新人,若是后者则重在将传统手工工艺现代化了。无论何种读法,传统手工艺的出新、出奇,嵌入当代生活都应是题意的核心。
正因为如此,苏州、上海的一批设计团队,本着当代化、艺术化、国际化的眼光针对苏州这座古老的“手工艺之都”沉淀下来的3000余个工艺品种进行再发现、再思考、再设计,结合当代设计手段与品牌创新体系,让创新的传统手工艺产品“走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标准,最终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百姓的生活品质起来,诗化起来,需要艺术和设计创意点睛。”业内专家如是说。
太湖石的意象,或瘦窄而鹤立,或敦实而倚斜,扇面上船、水、山意境符号,寥寥数笔略略点染,远看似云近观如烟,那是刺绣功夫;奇的是,三扇独立的刺绣屏风,缓缓移动,错位叠加,境界已经迥然不同。再加上,不要传统的木质框架,而用金属边框,清雅的外表更契合现代生活的风格。“作品把山、水、石都抽象化,传统的苏绣饱含了当代的生气和意趣。”展示现场,创意人士杨明洁介绍。
仅仅杨明洁团队,就在过去的半年时间内,走访了苏州所有传统手工艺基地。核雕、石雕、琉璃、巧生炉、仿古青铜器、红木家具、刺绣、戏剧服装……对传统手工艺项目实地考察的过程,杨明洁与艺人也成了无话不谈的艺友,日子长了,坛坛罐罐、琉璃木雕的内涵也就自然显露了,设计团队便用现代视角和方法对其重新设计,重做产品线的规划。
“传统苏绣艺术大多为具体的花卉、动物、人物,形象十分写实,传统手法已经将这些动植物、人物的神韵发挥到了极致;突破点在哪?将山、水、石全部抽象化,让画面更加柔和、让意境更加淡远,方能走出传统工艺的新路来,上海杨明洁的作品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苏绣研究所的负责人表示,这次跨界合作,给苏绣艺术创新找到了方向。
作为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上的重头戏之一,山、水、石的巧劲和灵性让很多人意识到,中国画的意境原来还可以这样表现!现场,苏绣专家的介绍更让观众啧啧称奇,原来这三帧小屏风最精密处用的丝线只有普通丝线的1/48。“用这么细的丝线绣出来的水,正面是看不出来的,从侧面看则见到波光粼粼层层晕染。”刺绣大家黄春娅说。另外,整件作品的绣法是苏绣的细绣与乱针绣两种经典针法的混搭,船的绣法用的则是市井已经失传的特殊绣针,传统工艺与设计艺术的跨界合作让苏绣的将来方向大明。
据了解,“新手工艺运动”的相关作品还会到米兰、北京、伦敦等各大创意设计展会上展出,演绎“新手工艺”所展示的传统文化底蕴及当下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这些作品包括核雕、木雕、刺绣、缂丝、桃花坞年画、巧生炉、金砖等传统艺术门类,它们都是苏州传统手工艺的再创作。
作者 程国政;尹仁沐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