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段式神兽镜,魏晋南北朝时期。1973年6月西安市未央区出土。直径16.6厘米,重0.85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圆形,圆钮,圆钮座,窄缘。纹饰分内外区,两区间以一周栉齿纹相隔。内区两条夹钮的平行线条将镜面主题纹饰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中部一龟,龟背顶起一华盖,华盖下右侧一个身躯较大的神人正面端坐,左右侧各一侍者侧身面向,一坐龟背上,一跪立。左侧四侍,手均执物,亦面向主神。中段两神兽夹钮对置,二者背向而行,扭颈顾首。下段二神相对,端坐于缠绕的枝两侧。主题纹饰外一圈铭文带,以凸起的圆形方孔为起点,文为:“余造明镜,□□作容,翠羽秘盖,灵孺台□,仓颉作□,以教后生,遂人造火,五味”。外区饰一周五边形几何纹,其内外间饰卷云纹。该镜铸造精湛,人物、动物五官均清晰可见,纹饰细密繁复,在当时社会及不安定,战事频繁,对生产力影响极大的情况下铸造,实属不易。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