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25 17:24
中国红木委 毛传伟
华夏收藏网讯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这一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进入“新常态”;新一届政府提出:经济发展不仅要速度,更要有质量。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未来发展主旋律。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2014年我国红木产业呈现“前高后低”的发展形态。随着市场高端消费的萎缩,红木制品消费动力不足,红木原料进口与成交价格屡屡走低,红木企业去库存与资金压力巨大。本报告将从原料市场、生产环节与制品市场对2014年红木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并根据2015年一季度最新数据和情况,对本年红木行业发展进行展望。
一2014年中国红木行业发展
1.红木原料进口
2014年我国累计进口红木205.5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1.87%;总金额达26.39亿美元,约合163.45亿元人民币(以6.20的汇率计算,下同),同比增长91.24%。见图1。
其中,累计进口红木原木173.35万立方米,同比增加64.08%;进口总额达22.29亿美元,同比增长82.67%。进口均价达1285.96美元/立方米,同比增长11.33%,均价增速较2013年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见图2。
2014年,累计进口红木锯材22.6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30.84%;进口总额达4.1亿美元,同比增长156.66%。进口均价为1808.32美元/立方米,同比增长11.19%,均价增速较2013年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见图3。
从红木资源进口来源地来看,2014年我国从“南洋”地区进口红木的达115.17万立方米,占进口总量的56%,进口总额为19.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57亿元;从非洲地区进口红木达87.24万立方米,占进口总量的42%,进口额达6.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98亿元;从中美洲地区进口红木3.16万立方米,占进口总量的2%,进口总额达0.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见图4。
尽管“南洋”地区占我国2014年红木资源进口比重最大,但随着该地区内各国收紧或禁止木材出口政策,使得该地区红木原木出现大幅下滑,从2014年6月开始,我国从非洲地区进口红木原木量首次超过“南洋”地区(79986:77730),成为红木原木最大来源地。从2014年7月开始,我国从非洲地区进口红木总量首次超过“南洋”地区(110641.6:77925),成为我国红木资源进口最大来源地。见图5-6。
从进口数量来看,2014年我国红木进口同比继续上升,但增幅有所放缓。这一方面说明国内红木需求依旧庞大,另一方面2014年红木进口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去年行情高涨的拉动。
受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红木行业发展持续收缩,红木资源进口从年中开始出现持续下滑。
从进口类型来看,受原产地国木材出口政策的影响,红木锯材进口有所增加,2014年进口锯材为22.69万立方米,占红木进口总量的12%,同比上升3%。
从进口价格来看,2014年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HIPI)显示,红木进口价格高开低走。上半年价格波动起伏较大,下半年受市场观望的影响,进口价格呈现低位过度,但整体价格区间高于往年。见图7。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