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史蒂文被博物馆一幅画所吸引,一只乌鸦神气地站在枝头,史蒂文欣喜地转过头。
“刘,我也送给你一份小小的礼物,把这幅乌鸦的丝网印作品送给你。”
刘中一时有些尴尬,微微一笑,向史蒂文解释。
在中国,乌鸦常让人联想到不祥的预兆、灾祸、噩耗,与死亡分不开,在中国也少有人去画乌鸦,更不会将带有乌鸦的画作当做礼物来赠予友人。当然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社会约定俗成的看法。
唐朝志怪小说家段成式曾在他的著作《酉阳杂俎》中提到:乌鸣地上无好音。乌鸦一身黑色的羽毛,令人不安的啼叫,一直被国人厌恶,而与乌鸦形成明显对比的喜鹊,却一直被人们喜爱。真是人言可畏,不管是喜是悲,和喜鹊乌鸦又有何干呐?
刘中看出史蒂文有些不解,但史蒂文还是尊重刘中的说法并随和地接受了。刘中也在暗暗地思索,他懂得史蒂文的心思,更知道乌鸦是人类以外具有一流智商的动物,智力水平和家犬相当。但教科书上关于“乌鸦喝水”的故事,也没能为乌鸦正名。
然而在国际上乌鸦也是一个充满了纷争和矛盾的文化形象,永远都站在评价的两极。不管世人对乌鸦有什么样的评说,是反哺慈亲的孝鸟,还是大智大勇的圣鸟,抑或是预示死亡与不祥的恶鸟,它依然站在枝头不悲不喜,低沉沙吟。
节选于《相约在冬季》——刘中与史蒂文·克拉克·洛克菲勒二世在杰克逊小镇的七天
作者:李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