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金镜头|“喂食爸爸”父爱深沉

2015-06-04 00:00

金镜头|“喂食爸爸”父爱深沉 人民摄影 人民摄影

rmsybwx

报道摄影新闻和相关信息,促进摄影事业发展。

《喂食爸爸》

此片荣获"古越龙山杯"人民摄影(2014年度)新闻摄影“金镜头”评选新闻人物类单幅铜奖


作者简介

  燕雁,男,1985年生于安徽省宿松县,2006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同期到新华通讯社工作至今,现任新华社山西分社摄影部主任,新华社2010年度、2012年度优秀摄影记者。作品曾获第11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新闻人物类金奖。


  2014年5月初,百度山西吧的一个帖子和照片吸引了我:山西左权县一位小女孩身患重病,无法进食,生命垂危,孩子家境困难,希望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照片上的小女孩非常瘦弱,楚楚可怜。

  我之前也采访过几次类似的新闻,也帮助过一些人。我希望以我的报道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

  辗转和孩子的父亲王志华取得联系,得知他正带着女儿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治疗,我便赶往医院采访。

  3岁多的王可然患上了“贲门失弛缓症”,因为不停呕吐导致营养不良,到后来牙齿全部脱落,只能以流食维系生命。孩子的母亲已经离家出走,家庭的重担完全压在了王志华的身上。

  在医院治疗的小可然尽管可以通过饲管导入一些牛奶,但因为没有饱腹感,年幼的孩子常常哭闹。王志华只好咬碎了一小块饼干小心地喂给她。我发现,小可然不等父亲嚼碎,就迫不及待地张开小嘴,如同一只待哺的幼鸟。我赶紧按下了快门。

  我当时有些震惊,这样喂食是否不太卫生?没有更好的方式吗?王志华告诉我,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为了让女儿能吃点东西,他只能将食物嚼烂后再嘴对嘴喂给她。由于王可然不停地呕吐,这样的喂食动作每天要重复无数次。500多天来,天天如此。王志华说,只要女儿能多吃一口,他再苦再累也心甘。

  王志华近乎悲壮而绝望的“喂食”,一下子戳中了我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完全能够理解,这个可敬的男人为女儿所做的一切,几乎是出于爱的本能。我在感动和泪水中完成了采访,离开时,我和同事悄悄往孩子枕头下塞了几百元钱,我当时并不知道稿件会有怎样的社会反响。只是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对父女度过难关。 

  第二天,这张照片迅速登上了网易、凤凰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的首页,引发几十万网友评论,各大知名微博纷纷转发。王志华被人们称为“中国好爸爸”,大家一齐称赞这份凝聚着责任与艰辛的深沉父爱。

  我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两块电池都耗光了,江苏、天津、西藏等地的热心读者辗转找到我的联系方式,希望为“喂食爸爸”捐款捐物。网上网下,迅速掀起了一场“帮助喂食爸爸、救助小可然”的“爱心总动员”。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为王可然筹集善款20多万元,医疗费用得以解决。

  一张照片、一个瞬间,可能只需要几百分之一甚至几千分之一秒的时间。但是,在一张照片背后,会有多少个读者看不到的瞬间,又有多少难以言说的故事,这只有摄影者自己知道。

  小可然张大嘴巴,犹如小鸟待哺的那一刻,充满了爱和温情。我在用心编辑这组照片时,一旁的母亲和爱人边看边流泪。作为这组照片的第一读者,她们要求我下次去采访时,一定要替她们给孩子多捐点钱。

  目前,在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下,王可然已经成功进行了手术,身体正在逐渐康复,也为这个爱的故事画上了一个温馨圆满的句号。

——金镜头获奖者的话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人民摄影

来源:人民摄影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