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云霄籍画家作品《母亲》斩获国际大奖

  摘要:母亲是最温柔最可爱的,母亲也给了不少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因此,关于母亲的作品比比皆是。在云霄,有位画家朱俊河,十多年来,专注“母亲”系列油画创作,其中一幅题为《母亲》的作品,在去年12月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展,从63个参展国的2000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展金奖。

  正文:记者在云霄县城一家工作室里见到了朱俊河,他正忙着和久别的画友闲谈作画技巧,这是他获得国际大奖后首次回家乡采风。聊起斩获国际金奖的作品,朱俊河表示很意外。他说,这幅《母亲》作品,取材于几年前在云南遇到的一位爱伲族母亲,当时他被朋友邀请到海拔1700米高山上做客,有感于这位90岁老妈妈淳朴、传承和担当的气息而创作的。

  法国国家美术协会成员 朱俊河4: 我感觉她们特别幸福,虽然在高山上,但是她们非常融洽,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他们之间的那种亲情,从他们身上体现到那种真正的亲情,(就很原始的那种是吗)非常原始,而且对生活的(态度),其实她们不是很富裕,但是她们过得确实很充足。

  据了解,这幅《母亲》作品从2012年开始创作,创作历时一年多,作品采用伦勃朗的局光表现方式,主题明确,突出情感,备受西方艺术界的推崇。

  据了解,“母亲”系列的创作源于家乡漳州的一个历史故事,1950年,东山铜钵村91位妇女的丈夫被抓壮丁,去了台湾,从此爱情、亲情被海峡阻隔,铜钵村成了“寡妇村”。然而,尽管没了丈夫陪伴,这群妇女仍然独自支撑起家族生存、血脉延续的责任。受此感动,朱俊河把大江南北的母亲形象记录在画布之上,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母亲的伟大。

  法国国家美术协会成员 朱俊河: 我的主要作品关注主要是在1912年到1937年的出生的母亲,他们对待子女都尽心尽力,(现在)他们有的流离失所,连房子都没的住,(呼吁)应该尊重和理解,因为他们为生命延续,付出了青春与生命的代价。

  朱俊河 “母亲”系列作品,描摹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老妈妈,汉族、藏族、蒙族、爱伲族,平实质朴又震撼心灵的群像投射出人性的光辉。

  朱俊河说,从无名小卒到业界翘楚,他在职业画家路上,最想感谢的是“母亲”,母亲给了他生命,更让他有了更多创作取材。未来,他想继续踏遍大江南北的偏远山区,寻找更多坚守一方、传承家族的“母亲”。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